想了想,郭大靖说道:“这样也好。若朝廷见召,便找借口婉拒。这个借口,还要由大帅来想。”
毛文龙哈哈一笑,说道:“好,不让你费脑筋,只管打好你的仗。”
舱室内静了下来,可也没沉默多久,郭大靖便笑着开口,“刚送来的情报,大帅想必也看过了。建奴在调集和制造火炮,由佟养性负责。”
在辽东的作战中,建奴缴获了很多明军的火炮。但却是老式的,威力不大,比如大将军、虎蹲炮和发熕,还有一些轻型佛朗机。
尽管在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已经开始组建使用火器的汉兵,也有一些火炮,但在几次大战中,却并未重视和使用。
毛文龙轻篾地一笑,说道:“只是加强城防而已,不敢拉出来与我军拼杀。”
建奴不是傻子,虽然开始重视火器,主要是火炮,可也知道在火炮性能上与东江军的差距。
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建奴都不可能拉出那些老旧的火炮,再来与东江军作战。
郭大靖笑道:“搬上城头,加强防御,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这可能也是为了绕道入关作准备。”
毛文龙颌首赞同,说道:“想少留些兵力,皇太极定然是这样的想法。”
郭大靖还是倾向于在京畿地区截击建虏,杀伤多少还不是最重要的,只要破坏建虏以战养战的计划,在大饥荒中,后金的动荡和衰弱就难以避免。
当然,这也要看皇太极的具体布署,到底会出动多少人马抄掠,留守的兵力又有多少,分别驻防在哪几座大城重镇。
而“勤王”抄袭的优势在于提前的准备,这肯定是皇太极等奴酋万万想不到的。他们也肯定想不到,东江军会有跨海远袭如此大胆的行动。
古代的信息传输,以及兵力投放和运输能力,如果东江军收到建奴破关的消息后,再调兵遣将、准备粮弹物资,在时间上肯定是来不及的。
所以,皇太极最重视的应该是辽沉地区,防备东江军在辽南展开攻势,危及其核心统治区。
“大帅,打完镇江,末将以为还要继续展开袭扰。”郭大靖眨巴着眼睛,建议道:“饥荒已是板上钉钉,为了活命,大量的剃头辽人会逃亡,这可是个好机会。”
毛文龙想了想,问道:“只是袭扰?”
郭大靖用力点头,说道:“一二百人的小股部队多点行动,不要求什么战果,让建虏疲于奔命,使剃头辽人更易逃出。”
“好。”毛文龙放下心来,说道:“还有朝鲜那边,你这次与他们好好商谈,接引逃亡的辽人,他们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今年的春耕已经结束,可会不会有天灾,也是难说。”毛文龙不无忧虑,“人口多了是好事,可这吃食,也很关键。”
郭大靖倒是比较有自信,说道:“春耕之后便要军民齐动,大修水利设施,再加上金州河流较多,又是海洋性气候,就算是荒旱,也不致于绝收。只是歉收的话,凭土豆的高产量,影响也不会太大。”
“还有从江南、海外的购粮,今年要达到十万石,就是人口再多上一倍,应该也足够吃了。”
与南洋贩粮的海商搭上关系,就要建立稳定的商贸关系,不能缺时再找,丰收了就不答理人家。
随着小冰河大灾害的蔓延,粮食就是最宝贵的资源,这种情况至少会持续十几年。
所以,郭大靖已经与海商签了协议,每年购粮八万石,江南的粮食则减到两万石。
反正林家也不指望靠贩粮赚钱,郭大靖就把份额让给走南洋的海商,以便维持住这个长期的供应商。
“十万石也不是最高的限额,还可以再增加。”郭大靖微笑着说道:“大帅尽管放心便是。”
毛文龙长出了一口气,拍了拍郭大靖的胳臂,感慨地说道:“买粮的花费报给陈副帅,让他分批分期地补给你。”
郭大靖笑了笑,拱手说道:“多谢大帅。”
话不用多说,毛文龙也知道郭大靖不太在乎钱,但他也知道现在金州的财政在发行军票后,还算不错。
正好赏功银也快运到了,四十多万两呢!还有袁督师发来的十船粮食,官府一下子就能轻松下来。
原来还为了军票陆续到了兑换期而发愁,可现在看来,一年的流通回收,老百姓手里的军票已经所剩不多。
就是兑换给老百姓银子,也大多是要重新进入流通渠道,逐渐被官府收回。
而之所以设定兑换期,就是给军票背书,并加强官府和军票的信用,稳固军票作为货币的地位。
去年发行的兑换了,今年还在发行,这样滚动下去,财政资金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长此以往,军票的信用越来越稳固,作为信用货币也就在潜移默化中被老百姓接受和承认了。
也就是说,在东江镇的地盘,在军票的发行使用的范围内,不需要金银。只要官府愿意,能印出巨额的资金来花用。
不管是发放军饷,还是收购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