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崧积极行动的时候,南京的那边也有人在行动着,这不,东林**、在籍礼部侍郎钱谦益心急火燎的从原籍常熟赶到南京,然后以“立贤”为名,到处游说,提议迎立潞王朱常淓;南京兵部侍郎吕大器、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右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府詹事姜曰广等人也出于担心朱由崧上台后,会翻“妖书”、“梃击”、“移宫”等案的旧账,进而压制东林-复社集团,因此极力附和钱谦益的主张,坚决不肯迎立朱由崧为帝。
为了,福王府控制的各类报纸火力全开,与东林党人进行了舆论争夺,虽然东林-复社集团在上层人士当中依旧占据有绝对的话语优势,但在中下层百姓当中,福王当立的观点也日渐深入人心了。
于是东林党人便使出盘外招,大量查封亲福小报、禁止亲福小报贩卖,但田楷在南京采取第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办法,一旦发现某张小报被封,便立刻更换马甲,用新报的名义,继续宣传朱由崧继位的正当性,指责东林党拥护潞王登基是为了一己之私、不臣之举。
由于福王府多年来通过分享赛马会、蓝毬会、字花等博彩项目的收益,与应天府及下属各县衙役、喇虎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所以,这些平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关键时候顶住了上层压力,使得东林党禁绝不利言论的努力化为泡影,以至于,各种支持福王登基的报纸始终不能被查禁干净,进而让福王府在这场言论大战中笑到了最后。
当然,作为社会上层的士绅阶层也不完全都支持东林党-复社集团拥“潞”的主张,譬如,南京兵部员外郎刘城在中向史可法提议道:“自都门失守,大行皇帝凶问频传,虽所传不一,大略颇同,公率先诸臣奉迎福藩殿下,临莅南京,此中外臣民之愿也。”
滞留在南京的给事中李清、章正宸,进士郑元勋等人也持相同态度。
其中,扬州郑进士元勋就对李清言称:“予语里人解少司马学龙曰:福从此始矣,神宗四十八年,德泽犹系人心,岂可舍孙立侄?况应立者不立,则谁不可立?万一左良玉挟楚,郑芝龙挟益,各挟天子以令诸侯,谁禁之者?且潞王既立,置福王于何地?死之耶?抑幽之耶?是动天下之兵也,不可。”
通过福王府安排,才从北京脱身的寿宁公主驸马冉兴让一家、宁德公主朱徽妍一家、遂平公主驸马齐赞元、乐安公主朱徽媞和驸马巩永固的儿女们,在抵达南京后也极力拥护朱由崧继承大宝;至于杜秀文、诸懋源等与朱由崧关系密切的士人也四处奔走,全力拥戴朱由崧成为大明新皇,如此一来,各方面的压力都集中在作为南京大佬的史可法的身上了。
作为实权人物的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从个人情感的角度出发----史可法是东林党干将左光斗的得意门生----自然对拥戴福藩继统心存疑虑,但从国事公论的角度出发,史可法又担心舍亲立疏将引起更大的政治风波;所以经过反复考虑,优柔寡断的史可法最终决定前往浦口同凤阳总督马士英商量在桂王与福王之中选定一人。
史、马密商的结果是“以亲以贤,惟桂乃可”。
于是,第二天,史可法亲自写信给南京高级官员说明定策意见:“迎桂者何?以福、惠之有遗议也,乃舍而立桂也。其潞藩则仿古兵马元帅之制暂借统兵马。”
南京的官绅对于这个折中方案依旧不满,但史可法既然主意已定,别人也没办法扭转他的心意,因此,南京礼部很快准备好了乘舆法物,并派人前往广西迎接桂王······
相关消息被谛听第一时间送到了淮安,刚刚率兵回到淮安的朱由崧便对路振飞和孙传庭言道:“南京群小罔顾大局,只图私利,孤无以坐视,当即日率兵南下。”
路振飞此时已经彻底上了朱由崧的贼船,便与孙传庭一起言道:“臣等当为大王马前卒。”
“好,很好!”朱由崧欢笑了起来,随即,他命令道:“安东工场保卫团并路通北骑兵队,留驻淮安城内,保护王府;新军第一师、新军第一和第二骑兵团立刻沿运河南下,相关辎重右黄河船队及漕军负责转运;再通知云梯关方向,着黄蜚并宁虎率战舰南下驶往南京江面,若有阻挡,一律击破。”
完成对福王府军及路振飞直属部队的指令后,朱由崧又下达了第二道命令:“通知高杰、尚可喜、刘良佐,各率本部骑兵赶往浦口,与孤会师。”
传令者刚刚出门,赵山进来通报道:“王爷,李公公自凤阳发来急报。”
朱由崧扫了扫身边的路振飞和孙传庭两人,沉声说道:“直接说吧,毋庸隐瞒。”
“是!”赵山应了一声后,详细报告道。“李公公报称,中都守备太监卢久德已经说服黄得功拥护王爷为大明皇帝。”
朱由崧抚掌道:“如此,大事定亦。”
说罢,朱由崧补充命令道:“快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