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洛南村有人一早在食堂吃饭,有人到食堂打了饭,装起来跟好友一起出去吃。
自己买了两份报纸,一份三钱,到外面一份给好友和自己垫屁股坐着,一份拿来读。
一般学子自己背个包,他腰间挎宝剑,身上背弓,另一侧腰间是箭壶。
大唐限制甲胃和弩、强弓、制式唐横刀,不管民弓与小刀和剑。
就像李易时候的西北和北方草原地区允许用枪一样,当时那里野兽多。
草原狼群出没,不允许的话,对方就是弓,杀狼用的,但有枪为啥用弓?
看老毛解体是哪年,解体之后的几年内,在黑龙江地区,枪是在农村大集摆地摊的时候卖,手枪和子弹。
老毛那里的军人军功章也有得卖,价钱不贵。
当时官方的人民币换卢比为一比五百,你过去的时候换,为一比四百,中介赚百分之二十。
曾经有一段时间有种泡泡糖叫大大泡泡糖,这个东西很便宜,一毛钱一个,还是零售价,贵的时候两毛。
它的黏性大,吹泡容易,泡破了湖脸上搓着很费劲。
当时的孩子喜欢买,李易就买过,压响那种简单,他吹的时候都是先吹一个泡,接着再吹一个泡在之前的泡里面,又能吹一个泡……
就这玩意儿,一盒可以换一个呢子大衣,对方抢着跟你换,对方认为赚到了,拿着这盒泡泡糖去进货,能进四件呢子大衣。
现在大唐对外的贸易更厉害,火柴成本才多少?大唐百姓家家有。
他们觉得钻木取火和打火镰浪费的时间能够赚好几根火柴了,点燃一根火柴就够用。
一个村子有人点一根,大家继续去借火。
一般村正负责,他也不留火了,他一大包火柴,每天早上点一次,中午点一下,晚上点一回。
所以大唐普通的弓和宝剑不禁止,长安与洛阳的街道上,都是一群配着宝剑的书生在转悠。
平民为啥不这样?舍不得钱,有钱你也可以拎着宝剑熘达。
“这里有狍子,猎杀一只够吃了,猎杀两只可换酒钱,过些日子不准狩猎便不成。”
买两份报纸的二十来岁的一个人在山上点燃篝火,抽出一支支箭看,主要看箭杆是否弯曲了,箭尾的羽毛有没有脱落和分叉。
“就怕科举考不上,机会是给了,所有人都允许考,哎!”一个人叹息。
“哪里会考不上?题在报纸中。此报纸……初暮云海当自弘,长啸风缓是成从。
仙人邀酒万杯续,人间几许醉后浓。千载忆,百岁同。江河澎湃归海终。
男儿何不乘风起,立志早先在五更,仙鹤一望腾越远,剑出敢叫四海呈。
江河涌,万里波涛舟为轻;海潮从,十年流转已无情。
宝剑当有双向刃,何来箭失羽为轻?涛声不止,远航归时叹后生。
吾辈今朝无惧事,只当追月与夕争,啸西风!洛水碧波横。”
这个二十多岁的人说着突然拉弓搭箭,嗡……一只狍子倒地,身上插了三支箭。
他和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旁边藏着人呢。
就在他们琢磨着怎么跟对方交流分配这只狍子的时候,人家过去把箭一拔,二话不说就离开,让了。
一群狗跟着出现,路过狍子的时候看一眼狍子和这里的人,跟主人离去。
大家过去收拾猎物,心中的喜悦感少了很多。
“太白,今年科举给了一个诗,自由发挥,你一定没问题,我等就不行了。”
一个人对着这个射中狍子的人说,他知道那些人是谁,当地的猎人,人家不稀罕跟你抢,给你了。
看猎犬就知道了,狗都不咬一口,瞧不起人的样子。
“诗不重要,策论才是论才之处。我李白已熟读李易的诗作,有的甚合吾意。
然,其不重诗而重持,君之所持者,利国利民。
二十道策论题,十道于外,十道于内,内重于外,且莫行差踏错。
如今,科举者,生当有我,不可轻易远泊,否则,悔之愈多。”
别人称呼为太白,自己称为李白的人拎起狍子,开始处理。
他从小生活的地方就是放牧什么的,只不过他的家庭教育不同。
说是他拿把宝剑就出来闯荡,其实不是的,他有刀。
刀跟剑不一样,剑长而刀短,剑能杀人,刀是近身的。
他都会用,不要被他的文采所迷惑,就如觉得徐霞客是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啥的。
没有格斗技巧和野外生存能力,徐霞客可以那么玩儿?让李易说,李易都摇头,太危险了,不干。
李易小时候也是在山上长大的,他都明白徐霞客的情况,越是熟悉山的人越害怕山林。
就如珠穆朗玛峰南坡,那里有的本地的向导,你给钱,他们带你登顶。
你想的是有本地人在就安全,本地人想的是拼了命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