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着头的百姓们一怔,不少人错愕的抬头直视龙颜。
姜伯君等人同样也被姜元羲这一手弄得惊愕不已,陛下可没事先派人来告知他们还有这事啊。
姜元羲不管这些人的错愕,继续道:“第一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姜元羲心中有些复杂,犹记得多年之前陈雄第一任太子在位时,有人想要行刺太子,于重九祭祀舞上以大黄弩箭射火架,火架坍塌,当时死伤过百,其中还有四岁的孩子。
她想为那些人讨个公道,被祖父制止,那时候她就说过,不管是什么身份,杀人者死,如果这个世道做不到这一点,那就由她来制定新的规则。
所以她于长安城前,与天下百姓约法三章,第一章就是杀人者死。
多年过去,至今还记得那时的誓言。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不管何等身份,哪怕是皇族,亦按同罪论。”
这下子百姓们惊得瞪大了眼,连皇族都同罪而论?
姜伯君只是微微讶异,复又恢复了平静,他性情淡泊,若是换了个人在这里,兴许还会为姜氏族人争取一下权利。他们是皇族啊,皇族自来高贵,且他们可不是那等子低贱的出身,族谱追溯根源有数百年,他们竟然要跟百姓们同罪而论,那岂不是跟泥腿子没差了?然而在姜元羲跟前的是姜伯君,所以他一言不发的恭听圣命。
对姜伯君来说,家族大了,也会偶尔出歹笋,姜元羲这道圣命能很好的约束族人,为何要阻止?
无规矩不成方圆,可不要以为成了皇族就能无法无天了,也是为了日后王朝不用给那些不肖子孙败坏作打算。
姜元羲略微等百姓们明悟了第一章之后,又道:“第二章:国之赋税,以为主,田庸赋税为辅。”
?这是什么东西?
百姓们茫然不解,姜元羲也不准备在这大冷天解释是何,反正日后她会安排人在各郡城、各县城详解这一点。
“第三章:余悉除去北梁法。”
此后将近千年里,这三章约法被大雍王朝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奉为圭旨,无论是谁,地位多高,触犯这条铁律,都要被法令严惩。
因为这是文昭武圣大帝与天下百姓的约法,无人敢违。
☆、第418章 长安宫
姜元羲话落,姜伯君带头行礼:“陛下诏,臣等敬闻圣命!”
百姓们仍然处于茫然中,却也跟着高声齐喊:“陛下诏,我等敬闻圣命!”
姜元羲微微颔首,对左右百姓道:“天气寒冷,父老乡亲们早些归家,喝碗热姜汤祛祛寒吧。”
“摆驾长安宫吧。”姜元羲吩咐道。
姜伯君拔高了声音,“圣驾摆驾长安宫!”
百姓们纷纷让了让身子,姜元羲骑着马跟在姜伯君身后前往长安宫,等她身后的上千虎贲军过了之后,姜伯君带来迎接姜元羲的那些军士们,沉默的汇入了虎贲军身后。
寂静无声,却又融为一体,偏又让人无法忽视。
等虎贲军过了之后,才是姜氏车队,接着是郑家、崔家、卢家等家眷的车队,最后压阵的是护送的两万大军,这两万大军没有跟着前往军营,而是跟着姜元羲入驻长安宫,成为她最忠诚的守卫。
勒马停在长安宫前,姜元羲很是赞叹的看着眼前的长安宫。
恢弘大气。
这是姜元羲看到长安宫之后的第一个印象。
长安宫是建立在山顶之上,从山脚往上看,足足有九十九个台阶,台阶是用石泥铸造而成,不怕日晒雨淋。
“陛下,在长安宫之上,您可以俯瞰整个长安城。”
霍景山作为建造了长安内外城和长安宫的人,看到姜元羲赞赏的神色,脸上带出了一丝得意,他原以为他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造出了石泥大船,如今他觉得这一生最伟大的,是自己亲手建造了这个国都!
“台阶有些多,霍先生可有想过年老体弱的老臣该如何每日上朝?”赞赏过后,姜元羲突兀的问道。
霍景山笑着道:“陛下,这问题我们也想过,若是陛下开恩,准许老臣们坐轿子上来,那就没问题了。”
姜元羲摇头失笑,“霍先生这是张嘴就为虎贲军找了一个差事呢。也罢,为我大雍效命者,理应体恤年老之人。传旨,不分官位,年五十以上者,进出长安宫台阶特许坐轿子。”
霍景山等人齐齐躬身:“陛下仁厚!”
“走吧,我们上去瞧瞧长安宫,我还没俯瞰过长安城如今的样子呢。”
姜元羲下马,大步而上,走过了九十九台阶之后,踏上宽广的广场,映入姜元羲眼睑的长安宫,给她的第二个印象是:
雍容儒雅。
恢弘大气、雍容儒雅,似乎很难把两者联想到一起,偏偏眼前这座长安宫就给了她这样的感觉。
除了这两个词,她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更合适的词语形容它了。
宫门上空空如也,随着姜元羲迈步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