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走了,有时间我们再聚。”
作者有话要说: 从前查到过,国民党军统6处是特种技术研究应用处,专门负责研究日军密码。但是现在重新找资料又找不到了。就没加注释,若是错了,也免得我误人子弟【并不。
——————
早就有开这篇文的打算,但是一直推迟推迟,推到十二月,于是一狠心放在今天开。
没什么原因,只因为今天是12.13日,今天所代表的,大家都知道。
只是想着总该做些什么才是。
第2章 第二章
吴应堂走后,我在这附近找家摊子解决了午饭,湖南人爱吃辣,这一点我在剑桥时便有所耳闻,但我始料未及的是,他们连馄饨里都放辣椒,还是那种看上去一点点,实际拌匀后便辣得不行,一口下去,辣火只往胃里冲,眼泪随着咳嗽一起往下掉。
摊主和旁边的食客们都笑,他们说的湘话我倒是能听懂一些,大概意思是:小女娃第一次吃湘菜,还不适应干辣。
陈镜予当年拿着地图让我认地儿,指到湖南时顿一下,“湖南人对他们的辣椒非常自豪。”说罢手指一划,斜线滑去四川,“这跟四川人是一样的。”
我便记下了湖南和四川的地理位置,同时也记下了他们的辣。
但却还是低估了。
我咳得满脸通红,肺都要咳出来,摊主好心,给了我一碗免费的面汤,面汤是下过馄饨皮的,乳白色一碗,喝下去还有点馄饨味——我是指正宗的、不放辣椒的那种。
一顿午饭,毕生难忘。我结了账后还特意认了这地儿和摊主的面孔,心想着下次来时,一定要记得别再让他放辣椒了。
中午我又转了转,大概快一点时,有人在身后喊我。听上去,大致与我隔了一条路。
“长官,我们长官让你过去。”
我转过头,是一名中尉,很年轻,穿灰蓝色地方军装,他看见我的脸后怔了一下,我能从他脸上猜到他在想的事:为什么是个女人?
我在回国后见多了这种无礼的大男子主义,跟未开化似的还带着中国糟粕的封建礼教思想。我快速地想好了等会儿要怎么有力地反驳他,却见下一秒他立正向我敬礼,又再次重复一遍,“我们长官请您过去。”
诶?
我猝不及防,赶紧把要脱口而出的话全部吞下去。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就看见隔着一条路,一名军官半倚着军用吉普车站在那里,看见我后,勾了勾嘴角,“陆安,好久不见。”
哦。
原来如此。
于是所有的疑惑都得到了解释。
这是她的兵。
实际上,这是时隔很多年后,我和陈镜予的再一次相遇,那画面我一直都记得,像是放电影般,一帧一帧。
我愣在了那里,呆呆地看着陈镜予露出好看的笑容,直起身来整一下装后,一步一步朝我走过来,亦如很多年前在泰晤士河前的码头区,我朝她走过去时的样子。
陈镜予在我面前站定,轻轻挑了挑嘴角,却又迅速放下,面无表情地盯着我,“看见长官,都不知道要敬礼吗?”
她说这话时语调没有任何起伏,这么严肃的陈镜予我已经很久没见过了,以至于我一时慌了手脚,手忙脚乱地立正,整好军装,朝她敬礼,“长官好!”
陈镜予很随意地还礼,然后眯着眼,看了我很久。
我忽然看见她领章上的少校军衔和职位,心就一点一点凉下来。
她看我时间越长,我就越明白过来,她已经不是在国王学院的椴树林荫下穿着白衬衫温柔地对我笑的陈镜予了。
陈镜予打量着我,半响后突然抬手在我额间虚虚比划了一下。
我下意识地后退一步,陈镜予若无其事地收回手,突然蹦出一句:“长高了些。”
我跟陈镜予有很多年没见过面了,她最后一次见我时,是从剑桥去德国的时候,我那时才十八岁,个头勉强比她的肩膀高一点,而现在,我已经只跟她差了半个头的距离。
我扯了笑,说:“你很久没见过我了,当然不知道我已经长高了,就像应堂也不知道我已经比剑桥时期的我长大了不少一样。”
陈镜予插话问我:“这么说你已经见过应堂了?”
我点头。
陈镜予偏开看我的视线,瞧了瞧地面,又顺势瞧了瞧旁边,我疑惑她的反应,她只道:“应堂被调去第八军了,方子珊组建预十师,从各地抽调军官干部组德系师”
我便记起他姓名牌上写的那句陆军第八军预十师二八团副团长,“唔,少校副团长,升职了?”
陈镜予淡淡笑一下,“一周前跟你一样。”
跟我一样,那就是上尉了,大致应该是营长。我想来我军的军制体系,再去看陈镜予时,发现她的笑里好像有讽刺,可是我想不透为什么会有讽刺掺杂在里面,应堂升官,应是好事,我便只当是自己体会错了。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