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来没告诉过我,那个孩子是如此地具有攻击性。”萨默维尔将军给克里斯威尔发来了无奈的电文,“还没开战,我们就已经有了损失。”
与“海象”的联系中断了,无线电中最后听到的全都是飞行员们惊恐的求救声——谁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声望”号的人们所能采取的措施,就只有在心中为那些不幸的家伙们祈祷了。
“或许她今天心情不太好。”克里斯威尔回复道,“因为天气就要变糟,花园里的茶会取消了。”
之后,两人间的电报交流持续了大约20分钟,双方均毫不吝惜地使用着电台的能源和通讯士的脑力,交换着各自的看法。
14时05分,萨默维尔将军决定暂时不再派出侦察机,而是下令全舰队转向西北偏西,航向290,航速提升至29节。以这样的航向,德英两军将在约17个小时后,于亚速尔群岛东北方遭遇。
……
……
当这场发生于中大西洋的追逐战逐渐拉开序幕时,在格陵兰岛的东部海域的追踪与反追踪也正在进行着。中午12时40分,吕特晏斯下令改变航向至10,航速保持在24节。
通常,史学家们认为这一命令象征着“俾斯麦”号返航之旅的正式开始。因为选择了这一航向,就等于放弃了为“莱茵演习”而事先制定的余下方案。
尽管雷德尔元帅已经在法韦尔角南端布置了两艘油船,以供“俾斯麦”号补充燃料,但在目前这海上加油已不现实;而且,也正是出于节约燃油的考虑,“俾斯麦”号无法再朝额外的方向行驶太多的路程。
对于正埋伏在即定海域的7艘德国潜艇而言,这绝非一个好消息——“俾斯麦”号不会朝那里航行了,自然也就不能将进行追踪的英国战舰引入她们的伏击线了。
但是,吕特晏斯将军现在面临着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成功地甩开追兵,安全地踏上前往法国海岸的道路。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乎整个下午,从13时到17时的4个小时内,他使用了各种手段,希望能摆脱身后的三艘英舰。
吕特晏斯先是下令舰队减速,以麻痹敌人,诱使以跟踪为目的的英国战舰同样减速;接着,再出其不意地迅疾加速,想让英国人措手不及。
在这一招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他又试图通过加速,同时改变航向的手段,使英国人失去目标。
可是,这一切努力都无一例外地付诸东流。英国重型巡洋舰上的雷达自始至终都严密地监视着“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即便是在目视距离以外,他们也能看见两艘德国战舰在雷达屏幕上的回波信号。而托维上将指挥的本土舰队主力也按照着巡洋舰的指示,正向“俾斯麦”号所在的方向赶来——庞德爵士对他下达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的命令:要么消灭“俾斯麦”号,要么就马上从本土舰队司令官的位置上滚蛋。在这场战斗中,德英双方指挥官似乎都赌上了最重要的东西。
然后,5月24日的黄昏渐渐地降临了。北大西洋上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坏,活动在大洋中北部的空气团也影响到这里。只不过由于距离太远,它没有引来降雨,却在“俾斯麦”号和英国战舰的航路上形成了浓重的雾气。视距迅速下降,双方战舰上的了望手都无法识别敌人的位置,只能依靠雷达来判定对手的大致所在。
“这也许是一个好机会,阁下。”林德曼舰长建议,“潮湿的空气很容易对电子设备产生影响,我们可以借机改变航向,以摆脱敌人。”
吕特晏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在此之前,他还需要完成另一个步骤。“元首的命令是让‘欧根亲王’号继续留在大洋上,与冯·哈瑟尔少将的伯伦希尔德一起完成‘莱茵演习’。”他说,“我们必须先给她创造合适的条件。”
“是的,阁下。”林德曼露出了苦笑的表情——现在“俾斯麦”号已经受伤,再让仅有的僚舰离开实非上策;但无论什么时候,下士的命令都是最优先的。而且,吕特晏斯和林德曼都不愿再让某些人找到向海军发难的借口。
17时40分,“欧根亲王”号舰长布林克曼上校接到命令:利用恶劣天气,使重型巡洋舰摆脱敌人的监视。“俾斯麦”号将向西转向,以吸引敌人;“欧根亲王”号则保持目前的航向,加速远离,前往南方。在那里,“欧根亲王”号将同另两艘等候的油轮汇合,在加油后独立执行海上破袭任务。
行动开始的代号为“胡德”——已经成为了德国海军胜利的代名词。
1时14分,“俾斯麦”号用灯光送来了这一信号,随即从右舷急速转向10°,航速27节,舰艏指向正在进行跟踪活动的英军“萨福克”号重型巡洋舰。
与此同时,布林克曼上校指挥“欧根亲王”号加速至29节,航向正南。很快,“俾斯麦”号的身影便淡出了友舰的视野;而“欧根亲王”的信号,也从英国巡洋舰的雷达上消失了。此后,英国人再也没有去注意过她,因为所有的视线,都已经被“俾斯麦”号所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