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桶厂才刚刚开工,按照进度,要到下一个月才能形成月产二千五百个油桶的生产能力。半年后形成月产五千桶的产能。这点产能光是给二号油井的日常量用都不够。
“我们现在是叫花子捡宝没地方装啊……”秦西科虽然“愁眉苦脸”,却是抑制不住的笑意。
“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崔云红笑了笑,“一个个都凡尔赛式诉苦,我先说一个你们听了肯定会不高兴的结论,二号油井的日产万桶也就这几天了,最多最多再能维持一两个月……”
“不会吧?!”几个人都叫出了声。
“我来先说个基本的矿产地质现实吧。”崔云红说,“二号井的钻探深度只有一百多米,一般地质构造而来说这个层面上不可能有较高压力的天然气层存在,油层有,基本都是重油,需要用磕头机抽出来。一般都是深层油井,有较大的天然气压力,如果系重油,那就是自流井;如果是轻油,那就是直喷井。”
“那二号井不是自喷了吗?”秦西科觉得难以置信。
崔云红掸了掸雪茄烟灰:“二号井喷得是这里浅层根本就不存在的轻质原油,这油是哪来得,又是什么把它压出来的?”
在座的几个人虽然过去多多少少和石油沾边,但是真正掌握有地矿理论的其实只有崔云红一个。一时间没有人能反驳。
“这个……油井总是在喷吧?”陈鹏宇微弱的表示了质疑。
秦西科忽然不自信起来:“说起来,这几天圣诞树上显示的压力的确在不断下降……”
“唯一的可能那就是我们撞上大运了。1629年班达海大海啸可能产生了一个裂隙让深层的油气上来了,被我们正好钻探到,形成了这次奇迹……当然,在旧时空这也绝对是诗里亚油田的奇迹了。因为我看过全部诗里亚油田油井资料,这一带200米以下就具有商业开发的油井寥寥无几,更别说能形成自喷自流的了。”
“就算是奇迹,终归是有油了。不过你既然说这样持续不了多久,那最终能稳定在多少日产呢?”
“不好说,不好说。因为我们对地下的事情其实是一无所知。只能从现象来推断地下发生了什么。我只能说现在这样的自喷是持续不了太久的,因为源头太深了,等被挤压出来内瓦斯压力逐渐消失,自喷甚至自流都会逐步停止,自喷或者自流的过程大概可以维持个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但是出油率会随着压力减低逐步减少,最终可能稳定在日产几百桶到几千桶之间,具体如何不好说。”
“你这是耍我们玩……”吴廷伟的脸都绿了。
“不是我,不是我,是科学,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崔云红,“人定胜天这句话是有前提的。我们已经够撞大运了。就算二号油井最后只有日产二百桶,一年也有一万吨油了。加上其他油井,整个诗里亚油田每年为元老院的化工产业提供两三万吨原油,对现在的元老院工业来说已经足够用的。”
“其实能有四万吨石油,化工部门就非常满意了。石出由说过,有四万吨原油他们就可以把圣船和其他所有的大型船只都复活运用起来。”
“那不牛逼坏了……”
“可惜光有燃料也不足以复活圣船--我们缺少的工业环节太多了。”崔云红说。
“这个不去说,我们岂不是这几天就生产了够用好多年的石油?现在石油湖里至少也有一万多吨油了!”黄璐说,“我们就可以好好的休息休息了。”
“的确是这样,也可以说是走了狗屎运啦。”崔云红说,“休息归休息,勘探还得继续下去。”
“我建议接下来把人力都集中到基础建设上,毕竟这里有的是油,未来肯定会形成一个新兴的油田城市。”
“这不说了,现在二号井每天还出近万桶的油。这么多油元老院打算怎么处理?总不能就这么一直堆在我们这里……”
“儋州化工园区有个项目就是炼化,眼下是五千吨级别的,最终投产是四万吨。”崔云红说,“我不知道他们能有多高的炼油水平,不过如果油品要求不高,也不在乎浪费和污染的话,炼油并不需要多高的技术水平。其实我们这里也能炼……”
“地炼。”
“对,说白了炼油就是加热蒸馏的过程,把石油内的各个组分分馏出来。技术能力够的话,可以分馏出更多的化学品。技术含量不够,最基本的一些产品还是能做出来的。”崔云红说。
“以后我们在诗里亚也搞个炼油企业。”秦西科雄心勃勃。
“这是肯定的,毕竟可以就近加工嘛。不过最近几年大概还做不到。运输成品油的船只技术含量还是挺高的。运送原油要方便些。”
“诗里亚奇迹”过去了几天,一条中式帆船来到了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