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谭下楼买菜。
省城的饭店没营业但菜市场开着,家里的冰柜差不多吃空了,需要补充补充。
林燕回来后没在家站,直接去了公司,连发了十加长箱冷链车蔬菜运往武汉,她也跟着去了,估计一个星期后回来,回来后还得集中隔离,能回家得二十多天以后。
儿子没跟着回来,在农村姥姥家呢,要比待在省城安全。
菜市场的菜很全,价格也不贵,买菜的和卖菜的都带着口罩,进来的时候需要测体温。
“现在就你们这人多。”老谭跟卖菜的打招呼。
“我们是冒死前进,为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卖菜的倒挺幽默。
“也赚钱呀。”
“嘿嘿,不瞒你说是看着赚钱,其实和平时没啥两样,主要是进价贵,咱又不敢加价,凑合卖吧,卖点钱好买口罩。”
卖菜的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现在是啥都不缺就缺口罩。
老谭买完菜上楼,突然想起了英子,心想英子家可能也缺菜了,应该买点送过去。于是把菜放到家里之后又折转身下楼来到菜市场,连肉带菜买了两大袋子去了英子家。
英子家的小区保安见老谭拎着两大袋子菜也没仔细盘查,测了体温就叫进去了。
到英子家门口敲门,开门的是若曦,小丫头已经赶上她妈高了,身子也扯开了条,出落的亭亭玉立。
“大大好!”小丫头先是向老谭问好,然后喊:“妈,谭大大来了。”
英子和朱德宝从厅里走出,一家三口热情的把老谭迎进屋里。看来英子和朱德宝过得不错,俩人脸上都洋溢着那种生活和美快乐幸福的表情。
“哥,家恒呢?没跟着来?”英子问。
“没在家,在他姥姥家呢,在那过的年。”老谭说。
“噢,那上网课咋整?”英子问。
“在那也能上,一样。”
“我嫂子呢?”
“跟车去武汉了,送蔬菜。”
“啊——”英子诧异的叫了一声,随后赶紧问:“那回来得隔离吧?”
“嗯,得隔离。”老谭说。
“她们公司咋不派个男的去呢?”
“你嫂子是自愿的,也有男的去。”
“噢——”
说话的时候又有人敲门,来的是艳华老邓两口子,也是给英子家送菜来的。于是英子开始张罗着做饭做菜,留老谭和艳华两口子吃了中午饭。
吃饭时唠的话题自然离不开疫情,大伙儿心情都比较沉重,都盼着疫情早点结束好让生活恢复正常。
老谭说:“这回餐饮业损失惨重,等疫情结束得有很多家干不下去,全得出租出兑。”
艳华说:“依仗去年听你的没扩张,要不然咱家也够呛。年初一去年新开了四家店,少说投进去三百万,本都回不来。”
“啥都是盛极必衰------这是赶上疫情了,即使没疫情今年的饺子市场也不好做。开饺子馆的太多,供大于求,已经造成了恶性竞争,等那些底蕴差的自然被淘汰。”老谭说。
英子说:“去年年初一从咱家挖走不少人,现在那些人都后悔了,尤其听说咱家放假还给开生活费。”
朱德宝说:“后悔也没用,走的时候想啥了,不都奔着人家给的高工资去的吗。”
英子说:“我带的那两个小姑娘走的时候说在咱家涨工资慢,啥都得看分数,分数到了就涨,分数不到只能是干着急,不像人家年初一去了就给到位。
现在倒好,在家干待着上不了班,一分钱没有不说,听说等解封之后那些店还不一定全开,赶上她俩干的店不开的话就等于彻底下岗。”
老谭说:“年初一现在是十四家店,我估张向东得兑出去七到八家,要不然他资金链就得断。”
老邓说:“主要是能兑出去行,兑不出去呢?一家店保守估计五十万,他损失不起。另外还有租金呢,你可以不营业,但租人家房子得给钱吧,不给钱人家也不能让你干。”
老谭说:“这就是盲目扩张的结果,对前景没有理性预判。”
艳华说:“咱家整整发展了十年,到去年五月份才全部收回成本,要不然去年也不能赚那些钱。现在是等于白得四十家店,即使不干了全出手也都是纯利润,这一点他年初一做不到。”
老谭说:“张向东就是太年轻了,年轻气盛又过于自负,跌跟头是难免的,我要是他那个岁数估计也那样。”
艳华说:“你不能,你的稳重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