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彼得一世执政初期,国内的造币业依然是由大国库衙门掌管。
1711年,大国库衙门的大部分权限都移交给了参政院,但是大国库衙门继续存在,从事钱币相关事业,一直到1727年完全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领导矿山工业的矿业总局。
为了对造币厂进行管理,在矿业总局下设立了“钱币管理办公室”,后来被命名为“钱币办公厅”。
从18世纪开始,造币厂的选址原则是尽可能接近原料产地。1724年,在圣彼得堡建立了造币厂,国内主要港口的角色就从阿尔汉格尔斯克转移到这里。
也开始在叶卡捷琳堡,离乌拉尔铜矿不远的地方组建造币厂,起初那里制作的只是圆形材料,这些材料随后被运到莫斯科,但1735年之后叶卡捷琳堡造币厂开始全面运转。
1724年,病重的彼得派塔季谢夫到瑞典去学习造币技术,回国之后,塔季谢夫没能见上彼得大帝最后一面。
皇位由彼得的夫人,玛尔达·斯卡乌龙斯卡娅夺得,也就是叶卡捷琳娜一世,实际上国家是由亚历山大·丹尼洛维奇·蒙什科夫领导的枢密院管理。
这位公爵大人没有特别为国家的造币业感到为难,相当简单地解决了国库白银不足的问题,他降低钱币中白银的比重。
1726年,彼得堡造币厂发行了10戈比的格里夫纳,在这种钱币中贵金属的含量为25%,为了使这些3/4的金属为铜的钱币看起来像银币,往钱币中添加了砷。
在严厉的安娜·伊凡诺芙娜时期,这些钱币相当于假币。
蒙什科夫公爵还有一个创新之处,虽然他不是沙皇也不是公爵血统,但是在钱币上雕刻了自己的姓氏。
在1726年发行的格里文尼克铜币背面的狡猾的字母组合中,除了应有的皇帝的字母组合“IE”,即女皇叶卡捷琳娜之外,蒙什科夫人为地编入了自己的符号“M”。
但是,在蒙什科夫时期还是尝试了一下塔季谢夫在国外看到的一种创新。
当时在瑞典使用的是所谓的铜片,含有所值数量金属的方形钱币,这枚钱币让统治者看到了摆脱令人厌倦的寻找制作钱币所需白银的途径,于是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为了在叶卡捷琳堡发行这样的钱币,蒙什科夫匆忙建设了专门的铜片厂。
1727年,女皇去世,彼得一世的宠臣开始不太走运。皇位由年幼的彼得二世,彼得在位期间被处死的皇储阿列克谢的儿子夺得。
这个男孩没有忘记亚历山大·丹尼洛维奇是如何非常努力地在彼得保罗要塞的监狱里审讯自己的父亲,确切地说,是年长的人提醒了他这一点。
于是,蒙什科夫被流放到遥远的别廖佐沃村,彼得二世在爷爷的宝座上站稳了脚跟。
新沙皇试图废除爷爷的许多创新,例如,把首都从彼得堡又迁回到莫斯科,但是其中一个传统还是得以保留:
即登基仪式他用重新发行金币切尔文来加以纪念。
这时在这枚钱币上出现了年幼沙皇的侧面像,而钱币背面是以国徽为背景的莫斯科城徽。
1730年,年幼的君主去世,在位时间不到三年,国家陷入宫廷政变时代,政权不是通过遗传继承,而是通过阴谋获取。
当时在国内掌权的枢密院决定邀请库尔兰的安娜公主,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孙女,已故的沙皇伊凡五世的女儿登基宝座。
官员们希望这个远离俄国现实的女人也会像叶卡捷琳娜一世那样丝毫不干涉他们的事务。
但是他们失算了,新君主是相当坚决和意志坚强的一个人。
她即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撕毁了与枢密院成员之间的所谓的《协定》,根据这个文件,帝王只是名义上的角色。
新沙皇在国内确立了拥有无限权威的秘密警察,不断寻找皇权的反对者。
18世纪30年代,安娜·伊凡诺芙娜委托塔季谢夫对国内的所有造币厂进行稽查,并研究所发行的钱币在重量上的差异。
结果总结归纳在《造币业需改进之处综述》。
在这份文件中提到银币中金属的成色低,铜币不足价,大量伪币充斥全国以及金银比例不符合欧洲标准的问题。
根据稽查结果成立了钱币委员会,塔季谢夫也是委员会成员之一。这个委员会应当解决对国家非常重要的问题:
从流通中收缴居民手中还保存的重量轻的铜币和丝制戈比,打击伪币制造者,提高银币的成色,把小额钱币加工成大额钱币。
此外,委员会还规定了金银的价格比,接近于欧洲的14:1。
安娜·伊凡诺芙娜登基后铸造的第一种金币是切尔文,适逢加冕典礼。此时,俄国钱币的外观已经形成了新的传统。钱币的正面是统治者的肖像,背面是国徽。
在金币切尔文上是胜利者圣乔治的肖像。
在币值为10卢布和5卢布的金币上,除了国徽之外还有莫斯科的城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