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留下曹昂?当然是为了防止意外啊。
说白了,曹昂本身,对这场战争的胜负,根本不重要。
曹操喜欢带着曹昂,只是因为他是把曹昂当做接班人来培养,想要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学习。
当然了,面对曹操提出疑问,郭嘉肯定是不会实话实说的,他答道:“主公,正月上辛日,正是祈谷之礼,主公出征,难以参加,当有主公血脉代之。”
这段时间,郭嘉着实没闲着,对于这些礼仪祭祀,还是稍微学习了一下的。
来到这个时代,又称为太常,什么都不懂,叫人笑话。
这祈谷之礼,是属于吉礼之一。
就是在正月的上辛日,祭祀天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曹操皱眉道:“这礼仪,有天子及诸公已然够了,何须子脩去?”
郭嘉拱手道:“诸公乃是兖州之牧,身系兖州气脉,原本这祭天之礼,诸公参与不参与并无不妥,可是,在下之前,敬告苍天,提及主公之名,当时得天之幸,云散雨歇,护我兖州百姓,此时不过数月,祈谷之礼,主公有事不参加,也不使血脉子嗣参加,便如同对天地不敬,还请主公三思!”
有些时候,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之后,真的是会上瘾的。
曹操一听这话,果然不再追问,而是说道:“那便依奉孝,让子脩留下吧!传令各部,立刻整军所有人下死命,此战之中,所有人不许近女色,违者立斩!”
成功留下曹操,并且使之下了严令,郭嘉松了一口气。
只是他并不知道,其实他这种行为,正是符合汉代礼制设置者的初衷。
汉代礼制,祭祀,极为繁琐复杂。
但是究其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这是一种制约!
儒家文化,利于统治,讲究天地君亲师,尊孝道,讲礼法。
这其中的礼法,其实就是对皇权以及臣权的一种双向制约。
即便是皇帝,也难逃其中。
皇权,臣权,这是一个永远存在暗中争斗的对立面。
因为谁也不敢保证皇帝永远是对的,谁也不敢保证皇帝不会是昏君。
那么如何制约皇帝,对皇权进行限制,其实就是一个大问题。
说白了,这些鬼神之说,这些礼仪祭祀,都是人想出来的!
而想出这些东西的人,只怕是最清楚这些东西有多么的虚妄,有多么的愚蠢。
可是他为什么要设置这些呢?
因为这些东西,本质上主要就是为了对皇权的制约,对君主权限的制约。
不可否认,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但是每个人,都有敬畏之事物。
鬼神,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有很多人相信。
即便是身为帝王,对这些东西,也不敢无事。
这些礼仪祭祀,看似无用,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强化礼制在皇帝脑海中的重要程度。
比如说,我们经常看到,电视剧里,皇帝想要做什么事情,便有大臣跳出来反对。
陛下此举不合祖制!
陛下此行不合礼制!
很多时候,都是用的这种借口。
很显然,这些东西,不管是在皇帝眼中,还是大臣眼中,都是凌驾于皇权之上的东西。
当然了,如果碰到个强硬的,无所畏惧的,掌握至高权限的皇帝,依旧可以无视这些。
可是话说回来,这些皇帝,从小接受的教育,包括他们的成长环境,耳濡目染,这些礼仪,祭祀,神鬼之说,早已深入骨髓,这种情况下,能够无视这些东西的人,不是没有,可终究只是少数。
这些东西,其实就是臣子为皇帝或者说君主编织出的牢笼。
对皇帝的权限、言行、举止、决断进行制约和限制。
郭嘉并没有想到这种深层次的东西,或者说即便是曹操也早已将这些东西看做是理所应当。
但是在不知不觉间,郭嘉已经拿起了这柄限制皇权的宝剑!
就如同太常为何是九卿之首?
明明权利说不上九卿中最大的?
就是因为其余人,不管权限再大,都是要听命于皇帝。
但是太常,却可用祭祀,鬼神,礼制等等事情,反而对皇权进行一些限制。
甚至可以说,从某种程度而言,即便三公也做不到这种事情。
这就显得太常之位,远超寻常大臣。
眼见曹操答应下来,郭嘉松了一口气。
最起码,曹昂的性命是肯定保住了,就是不知道,这位曹老板,会不会因为曹昂没去,死在宛城?
毕竟按照历史上来说,老曹同志是骑了曹昂的马,才跑出来。
从曹操处出来,郭嘉觉得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去找到了曹济,曹安民!
毕竟从历史上来说,就是这个小混蛋给曹操引荐的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