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这话一出,算是彻底震惊了四座了。
听这话的意思,这是要给黄去疾封伯啊……
这才多少岁啊……
这要是十六岁封伯,未免也不是大明的一段佳话啊,日后提起来,也得来个霍去病十七岁勇冠三军,得封冠军侯,黄去疾十六岁封冠军伯。
当然了,这两个爵位实际上是完全不能比的。
毕竟大明的伯爵只是最低的爵位,看起来只比侯爷差一级,实际上却比冠军侯差的远了去了。
因为大明三等爵位之中,国公才是真正的最高的爵位。
而再看大汉,霍去病那个年代,最高的爵位可不是国公,而就是这侯,而且不是关内侯是列侯,当初霍去病十七岁得封的就是列侯。
所以,实际上霍去病是十七岁一战而站在了最巅峰上面。
而换在大明,那就是一战得封冠军公,得封国公才能够相互媲美,当然了,没有冠军国这么一说,所以也不会封冠军公……
由此可想而知,霍去病到底有多么牛逼。
不能仅仅的以侯爷就来替代后世的侯爷,西汉时候的侯爷和大明时期的侯爷那个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的应天府中,侯爷那要的了,起码住了几十位侯爷在,大明各地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侯爷!
就连国公也不在少数,实际上,国公的地位就是当初西汉时期的列侯的地位。
“父皇,一战而封伯,是否有些太过了,毕竟后面还有着那么多的战役呢,要是他到时候再立点功劳……”
朱高炽连忙拱手说道。
虽然黄去疾的功劳确实是大,但毕竟不是他所指挥的攻城,而且以这样的一战直接封伯了,以后黄去疾立下了更多的功劳,到时候怎么办呢?
不封吗?不封赏的话,岂不是会寒了三军将士的心。
可封吗?
怎么封?
十六岁就封伯了,以后立下更多的军功,以黄去疾的勇武和聪颖,这等大才怕不是三十岁都不用就能封国公了。
或许还说多了,有可能二十来岁就封了……
到时候再立下了军功呢?那怎么封?
封王吗?
不可能,昔日的魏国公徐达都没能封王,不是军功不够,是朱元章不封,大明没有活着的异姓王,只有死了的异姓王。
最多不过是追封为王罢了,徐达更是追封三世王爵,可想而知在朱元章心中的地位。
但也仅仅只是这样了,不可能活着的时候封王的,这会影响朱家的统治的。
这天下,什么都能够推倒重来,唯独朱家不行。
“吾儿无忧,朕是说黄去疾能够封伯,但朕的意思是指此战过后,黄去疾的所有军功加在一起,或许能够封伯。”
朱棣笑着看向朱高炽,解释了一下。
他知道自己的大儿子是什么意思,他也并没有真的想要过就单单此战就将黄去疾封为伯爵。
不过若是照着黄去疾这么立功下去的话,不说每次攻城都能够有着这种功劳,就算是随便混点功劳,一场一场的混下来的话,恐怕也是够资格封个伯爵的。
可若是对方立功太过离谱的话,又疯狂立功,那到时候是必须得封个伯爵了,不封都难以平军心了。
别人可不会管你是因为什么不封黄去疾的,别人只会认为黄去疾立下了如此巨大无比的功劳,你连个伯爵都不封,是不是哪天自己拿命豁出去了一个大功,到时候也不封了……
所以,有时候是不得不封,因为所立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
就像当年大唐开国之时一般,李世民所立下的功劳太大了,而天下又没打完,又不得不依仗着李世民及其派系的一帮子人打天下,导致李世民的功劳越来越大。
然后,头上所加的头衔那就无敌了,到了最后封无可封,来了个什么天策上将……
天策上将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三公、诸王、各大将军之上的一个封号,而当初拿到这个封号的李世民才二十二岁。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当真不假。
而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造反前的称号是天策上将、太尉、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秦王世民。
光看着这一连串的称号,你就可以感受一下身为太子李建成的恐慌了。
这尼玛自己是太子,胞弟来了这么一大串的称号官职,而且还是大权在握,这换谁谁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