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位于安邑县城东面的一处私人别墅。
是的,这个时候就有别墅的称呼,意思是田野上的房子。
这座小别墅的主人叫做方邯,一个年仅十五岁,还是少年模样的城卫军队员。
方邯因为找到乱石堆,成功阻止了青牙部的后撤路线,立下了大功,因而得到了赏赐。
在得到赏赐的第二天,他就将养育自己长大的大伯和大娘接到了自己家。
“大娘,以后我给你们养老,你们二位就是我的亲爹娘。”
汉人把孝悌看得很重,比兄弟义气和夫妻感情还要重要。
方邯的事迹很快传到了安邑县城,更是得到了卫氏的认可,被特许进入学院进修学习。
对此,认识老方家的人都认为这小子未来有出息,几乎每天有人上门来说媒。
这一天,方邯刚刚下学回家,就看到自家门口停了一辆十分奢华的大马车。
“哎呀,是我家邯儿回来了。”方大娘大老远就看到方邯的身影,急不可耐的跑出来喊道。
方邯好奇的看向马车,问道:“娘,这是?”
这时,几个衣着华丽的妇人和丫鬟笑着走出院子。
她们的视线在方邯身上打量着,似乎在打量一件商品,这样的眼神让人不喜。
但方邯知道,这些人不是他能够惹得起的,因为那马车上插着的旗,赫然有一个【卫】字。
“怎么样,小伙子长得不错吧,与青儿倒也有几分夫妻相。”有个妇人笑着说道。
另一个妇人微微颔首,似乎很是满意方邯的长相,也说道:“姐姐的眼光,我自然是信的,这孩子确实长得大大方方的,一双眼睛很亮很有神,这点不错。”
“那既然如此,就去叩八字吧。”为首的妇人看向方邯的大娘。
大娘有些尴尬的看了看自家的侄子,也就是方邯,似乎在征询方邯的意见。
此时方邯已经大概猜到了什么。
之前都是附近的庄户来说媒,如今是卫氏的夫人亲自出马,想必是看好自己的前程。
不是方邯自傲,他在学院表现不错,已经被教授格物的黄先生收为弟子,不是普通的学生身份,而是以入室弟子的身份得到认可。
这个消息知道的人并不多,显然卫氏的人肯定是得到了消息。
方邯也没有想到,自己在格物上的天赋竟然如此出众,一些机关术更是无师自通,同时,他也很喜爱研究格物,特别是公子发明的香皂,他现在已经能够自己做出成品了。
眼见卫氏的夫人亲自上门说媒,不管心里愿不愿意,方邯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毕竟,卫氏,特别是公子,对他来说有着知遇之恩。
若非公子赐下的城卫军身份,若非卫氏招揽他进入学院进修,他如今只是一个耕地种菜的普通庄户,可能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娘,我没有问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邯儿都听母亲和两位夫人的。”
方大娘闻言,大大松了一口气。
她也觉得这段姻缘对老方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能够搭上卫氏这颗大树,以后方邯还能够有一座大靠山,说不定老方家也有成为贵族的那一天。
而那两位贵妇人同样喜笑颜开,她们是有小道消息的,据说卫琤有意加大对格物研究的投入,以后这个方邯肯定能够成为卫琤的左膀右臂。
“好好好,那就这么定了,先去叩八字,然后安排新人们见个面。”卫氏的夫人笑着说道。
另一个妇人点点头,越看方邯越是喜爱。
送走两位夫人后。
方大娘高兴的拉过方邯,询问他在学院的表现。
方邯自然是如实照说,为了让爹娘高兴,他还拿出了象征弟子身份的铭牌,这是只有学院教习才能够拥有的身份证明,在卫氏的一些产业中,享受有特殊的贵宾待遇。
比如:凭借这个铭牌去购买清河大曲,普通人需要粮票,而他不需要粮票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八折的优惠。
说着,方邯从背包里拿出一小包糕点。
“娘,你快尝尝,这是我好不容易抢到的冰皮绿豆糕,可好吃了。”
方大娘笑呵呵的接过糕点,都说养儿防老,她跟老方至今无所出,虽然方邯是小叔叔的儿子,但她早已视方邯如己出,如今儿子有出息了,知道孝顺自己了,她怎么会不高兴。
“好好好,咱们等你爹回来了一起吃。”方大娘小心翼翼的将糕点收好,这糕点她可是早就听说了,一斤要几十文呢,而且还需要粮票才能购买得到。
方邯看了一眼天色,说道:“刚好,老师教给我一个任务,我需要去定军坊一趟,顺便叫爹回来吃饭。”
方邯分到的房子距离定军坊有点距离,好在身为城卫军的一员,他是有配备坐骑的。
骑着马赶到定军坊,出示自己的铭牌,直接找到了许定所在。
“城卫军第十一队新晋队员,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