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津关,贾诩伫立关城,眺望大河以北,一边欣赏开阔的风光,一边思索,是贾诩最喜欢做的事。
原本贾诩在小平津关有个家,不过投效董卓之后, 便将夫人和孩子接去雒阳了,送信的在贾诩的宅子找不到人,通常都会找到这里来。
一阵脚步声之后,贾诩手中多了一封信报,期间甚至没有言语,信使呈上信,默默的侯在一旁, 已经十分默契。
信言:白波军南渡汾水, 向箕关行进。
字越少, 事越大越急。
“去请王方建军来!”贾诩下令。
白波军还是掺和进来了,关于河内战局,贾诩思虑良多,除了知己知彼,了解自己的对手袁绍之外,贾诩还重点关注了魏郡厉温,以及河东的白波军。
特别是白波军,可以说他们一渡汾水,信报就给自己送来了。
河东白波军,圣女将军张宁的名声,不仅在河东区域大,甚至在雒阳,也不小。
奇葩的是,虽说白波军亦是黄巾,但白波军的名声,却是出奇的好, 他们不但不打家劫舍,打杀官府,甚至还清剿了困扰河东郡许久的外族贼寇,可以说是真正的义兵了。
谁能想到,张角的女儿,走上与她父亲截然不同的“造反”路。
对此,贾诩反而有点高看这个张宁。
先前牛辅征讨河东北部失利,说明张宁不仅有治地之能,军事实力也不俗。
“先生,你寻我!”王方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贾诩收回发散的思绪,双眼再度有神,他回身道:“王将军,河东信报,白波军已渡过汾水,目下,正向箕关进兵。”
“箕关?那遭了,箕关压根没有兵力驻守!”王方急道,“箕关原是何进之军防守,可后来不少人皆投了袁绍,董公收拢兵力,并未接防箕关。”
王方将箕关的情况介绍了一遍,然而贾诩对这些自然知晓, 甚至他压根不关心箕关能否守住。
“王将军,箕关守住与否,并不关键,我军情报不够,不知张宁来意,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她不是为了自己或白波军来打这一仗的。”贾诩道。
不关键,不是戏言,而是张宁行军,已犯兵家大忌,贾诩并不害怕她占据箕关。
不是为了自己,这是毫无疑问的,贾诩的算盘很简单,参与河内之战,这本身并不符合白波军的利益,若张宁想要扩张,应趁雒阳防守战之时,一举吞并整个富庶的河东郡即可,没必要来争多山的河内郡。
所以,必然是有人与她做了交易,利益大到足以让她拖拽出一条两三百里的补给线,若非董公已经撤回牛辅,这可是极其危险的行动。
除了董公,按理说只有袁绍了,可袁绍会和黄巾合作吗?他可是听说在河内,袁绍军已经和黑山军有过不少小规模冲突了。
他又能许诺张宁什么呢?
如果不是袁绍,还会有谁觊觎河内呢?
厉温?不太可能!
“文和先生,白波军来,自然是为了对付我们的,董公先前牛将军征讨他们,现在他们反过来要报复董公了。”王方道。
贾诩听了,这不失为一条不太可能的可能。
报复?那格局也太小了,还是那句话,张宁应该做的是趁董公与袁绍激战之时,彻底控制河东郡。
“此事还是需要禀告董公,派一将牵制张宁后道,若其对河内战况不利,便可截断她的粮道。”
王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箕关,我是否需要先下手抢占?”
贾诩摇了摇头,道:“此为分兵之计,王将军若分兵把守,正中敌人下怀!”
“箕关若失,张宁虎视河内,首当其冲便是野王,如此,朱太守岂不陷入绝境?”王方道。
先前朱儁已经将野王附近的袁绍兵力布置送来,袁绍显然已经看穿了朱儁拿一手,不过贾诩如此布置,本就没有遮掩,这一点就与箕关很像。
袁绍不得不分兵来看着朱儁,而且要时刻戒备朱儁的袭击。
只要袁绍分兵,贾诩的用意便达到了,而朱儁能否创造意外之喜,那便凭他的本事了。
“先生,我们何时发动攻击?”王方又问。
贾诩澹澹一笑,这都不知是王方第几次问这个问题了,于是道:“时机未到!”
“要何时机?”
贾诩捋了捋胡须,自然是士气高低的时机了,主动渡河进攻,乃是冒险之举,必须需要时机。
但贾诩还是随意寻了借口,对王方道:“南边战事即将开始,各路兵马虽然有各自将军率领,但粮草供给,却只有董公一人,待南边战事暂告,我军再主动进兵!”
这就是所谓的时机了。
王方听了,满意的告退了。
……
所谓的南边,便是虎牢关战场与轩辕关战场。
李傕守虎牢关,关外甚至都没有关东联军的影子。
而牛辅守轩辕、大谷等关口,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