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四八年的冬季,山外是战火连天,山谷内的三家村村民们,却仍过着祖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日子。
直到这一天,山外的工作组来到了三家村,才给平静的村庄带来了一些变化。
一行三人的工作组,是在四九年的春节过后,来到三家村的。
工作组来三家村的工作,一是统计人口,二是查看土改的工作进程,工作组的接待工作,由村长文传根负责。
过罢年才瘸着一条腿回来的村长文传根,把工作组安排在,文启东刚回来时住的那个院子内。
房屋去年已经修缮过了,三间房屋都重新做了屋顶,安装了门窗。
修好的房子,其中一间成了教室。
整个去年下半年,村里的村民,一直在修补房子,基本上把村里被战火焚烧的房子,都整修了一遍,使得三家村看上去不再是一副残垣断壁的景象。
村民们忙着修缮房屋,恢复生产,文启东向老汉文明亮提议的建窑厂,拖到过罢年都一个多月了,还没取得全村人的同意,动工建窑更是遥遥无期。
对此,文启东也不提这事了,除了教村里的十几个孩子识字,只一心过自己的小日子。
一个冬季的时间,在文启东暗地里亲自出手的情况下,凿穿了三米多岩石层,打出了一眼自涌泉式的水井。
这眼自涌泉,每天能自流出十来立方的水量,不但满足了文启东的用水需求,就是他家的几亩地也不愁了。
文启东用石块,围绕着自涌泉水井砌了两个水池,挨着被抬高且盖住的水井口旁边,是一个两三平的小水池,池子里的水用来洗菜淘米等用途。
井口和小水池几米外的下方,挖了一个小半亩地的大水池,有了这个已经算是一个小池塘的大水池,日常洗涤衣物等物品时,就不用再跑到村子里的水井处了。
工作组进村时,文启东正指挥着村里的十几个半大小子,给自家地里的冬小麦苗浇水,美其名曰,劳动锻炼。
今年春季,太行山南麓的雨水不多,文启东的这几亩地,一直处于干旱状态。
文启东的几亩地,由于又处于高处的坡地上,土质不肥沃不说,还容易干旱。
去年种的小麦,发芽率不到百分之六十,地里的麦苗稀稀疏疏不说,还细瘦枯黄,一看就知道营养不良,和坡下其他村民家地里的庄稼不能比。
就这样的地,要是望天收的话,风调雨顺时,每亩能收个二百多斤粮食,要是稍一干旱,大概率连种子都赔进去。
不过,文启东要的就是这效果,真要是亩产五六百斤的良田,也会是一个麻烦。
文启东能使唤动这些半大的小子丫头们,是因为文启东现在是他们的老师,正在教他们识字读书。
能成为老师,还是在去年腊月底,文启东帮村里人写春联时,在旁边看着的李木匠家小儿子,突然开口道:“七爷爷,您写的是啥?”
文启东笑呵呵的说道:“这是春联,爷爷写的是: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平安福满堂。”
李木匠九岁的儿子小石头,听了后,看着对联上的字,“哦”了一声,不在言语,从其迷茫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没有明白什么意思。
文启东看其神情,叹了一口气,说道:“孩子得识字啊!……。”
感叹了一句后,文启东对着小石头问道:“小石头,想不想识字啊?,学会了识字,就知道爷爷写的是啥了。”
小石头一听,神情显露出惊喜之色,“我能识字吗,七爷爷能教我识字吗?”
文启东微笑的摸了摸小石头的头,“好啊,只要小石头做一个爱学习的孩子,爷爷可以教你识字。”
旁边的站着的李木匠,见文启东愿意教自家孩子识字,激动的不知如何说才好,一把拉过自家孩子,说道:“快,过来给你七爷爷磕头,你七爷爷能教你识字,是你的大造化。”
当时旁边站着的可不是只有李木匠父子俩,其他家里有孩子的村民,见文启东愿意教小孩识字,当场恳求文启东,让自家孩子也来学习。
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赶,对愿意让自家孩子识字的人家,文启东爽快的都答应了下来。
随后,家里有十岁左右的村民,有一大半人家,都把自家的孩子送过来,跟着文启东学识字。
文启东一看,十几个孩子也是一个班了,和村里一商量,就把教室临时设在了修缮好的那家小院内。
孩子们帮着浇完了地,劳动课上完后,文启东又带着一群孩子,返回教室,下一节是数学课。
教导这些孩子,文启东自己定的教学时间,是上午二节课,下午一节课,学习的课程,也就只有三门课,语文、数学、自然科学。
语文和数学课本,是在山外焦城矿区学堂买的,自然科学是文启东自己编写的。
对村里的这些孩子,文启东没有想着把他们培养成,科学家工程师这样高度的人,想成为那样的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