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十年夏,太原郡狼孟县。
步度根决定倒向柯比能的第二天。
清晨的风,带着一丝丝凉爽。
柯比能驻马于罗川口,眼神凝视着山谷深处,深深地呼出一口热气。
罗川口是非典型的两山夹一沟地形,从太原往北的官道到了这里突然被山脉阻挡,从收窄的山谷穿过,便进入了云中郡的区域。再往北,便是大漠草原。
说是山谷,其实罗川口内部很宽阔,整个山谷长约二十里,宽约五六里,汾水从中穿过,谷中地势平坦。
八万名整装待战的鲜卑骑兵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将罗川口的北面出口围得水泄不通;另外一部分则在柯比能的三弟和鲜卑第一战将的统领下,迂回隐藏于南面谷口外数里。只待曹魏大军进入山谷,便从后包抄,两面夹击。
太阳逐渐勐烈起来的时候,山谷的另一头响起轰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响彻山谷。
最先出现在众人视线的是步度根和泄归泥,二人并列骑行在队伍的最前端,部众在他们身后拉成一字长蛇状,迤逦而来。
柯比能立即迎上前去,热烈寒暄了几句,便抬手令族人放开去路。
步度根的十几万部众前脚方通过山谷,后脚便有一个斥候催马来到柯比能身边,对他禀报道:“大人,毕轨的两万人马已到二十里开外了。”
柯比能“嗯”了一声,做了一个两面夹击的手势,吩咐道:“很好,立刻通知我三弟,只等魏军进来山谷,便从背后掩杀。”
“是,允降吗?”
“允降!”
“对了,传告我三弟,把斥候巡逻范围再扩大一些,切不可被魏军察觉到行踪。”
斥候应了一声,拨马离去。
柯比能转头看向马谡:“以马将军之见,本王这番调度可否合乎兵法?”
马谡不动声色地摇了摇头,心里暗暗赞叹柯比能不愧是檀石槐之后的鲜卑第一人,这番调度合情合理,深得用兵之法,嘴上却说:“我季汉普通裨将,皆有此能。”
柯比能一怔:“普通裨将便有此能?此言当真?”
“绝无虚言!”
柯比能哈哈一笑,心下却是不信,转而说道:“本王以前不懂文字,不懂兵法,却征服了整个漠南!”
说到这里,他神色自得,嘴角微微上翘。
看得出,他很自傲。
能在青铜五乱杀,并不代表你到了王者也能横行无敌.....马谡一阵无语。
“大王,在下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征服草原并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能和魏国正面较量不落下风,才是真的英雄!”
知道本王不爱听你还说?
一听见这话,柯比能的脸上当即就有些挂不住,突然咬紧牙关,攥紧了手中的缰绳。
被人看扁的滋味不好受。
马谡说的没错,单就今日形势而论,鲜卑在拥有巨大兵力优势的前提下,却不与魏军正面决胜,而是选择用策略来算计魏军,就说明了在鲜卑人心中,怕极了魏军。
兵未战,心先怯,还谈什么什么天下第一强骑?
可柯比能如此做是有苦衷的。长久以来,虽然他一直认为鲜卑骑兵是世间最强,但却始终打不太过魏国的骑兵。两军交战,鲜卑总是输多赢少的那一方,这个残酷的事实令柯比能心里对曹魏大为忌惮。也让很多族人视其为只会对着本族人重拳出击的内战巨人,面对汉人就成了唯唯诺诺的矮子,这让以“大漠雄主”自居的柯比能耿耿于怀。
但他却没什么办法。同等兵力下,鲜卑人根本打不过魏兵,这已经不是兵源质量的问题,而是兵种搭配和谋略的问题。
柯比能研究过魏国的骑兵,发现魏国骑兵确实比鲜卑人的骑兵强大许多。
魏国的骑兵可以分为弓骑兵、重装骑兵、枪骑兵以及轻骑兵等,诸多兵种配合作战,什么时候该上什么兵种,每个将领都烂熟于心;而鲜卑的骑兵就只有具备了弓骑兵属性的轻骑兵一种,常用作战手段也只有“一哄而上”这一种。
另外就是兵器的差距,由于魏国铁矿资源丰富,冶铁技术发达,骑兵的兵器可分为长矛、长枪、长剑、长刀、硬弓等等;而鲜卑人的骑兵就只有刀和硬弓。
而鲜卑人受限于铁矿资源贵乏,冶铁技术落后,单是在刀具的长度上,就比魏国的长刀短了许多。
这样的装备差和兵种差,鲜卑人打起来怎么可能不吃亏?
骑兵与其他兵种不同,它有着自己的一套作战机制与运用规则,这是个可聚可散,运用灵活的战斗单位。不但吃装备,还极其考验主将的各方面统帅能力。这使得军队在遭遇战或是正面决战的时候,哪一方的装备占优,兵种占优,操控更灵活,哪一方的胜算就更大。
这种胜算并不会见诸于兵法战策,却比兵法战策更重要。
另外就是基层将领的差距,就目前来说,一名魏国的普通骑兵将领可以胜任鲜卑骑兵的所有职务,且绝不会影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