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想的是,与其用刺杀手段赢了东吴,将来被人诟病“胜之不武”,还不如趁着没有战事的空当,在魏吴两国多埋下几颗暗雷,以便将来能够派上用场。
思及此,带着阿秀回到内室,摊开自制的“大汉疆域图”,目光在交州和并州两块区域来回打量起来。
先从交州下手给孙权制造麻烦?还是先从草原下手给曹魏制造麻烦?
马谡犹豫不决。
两者各有利弊。
先攻略交州的好处是拿下此地后,能够和蜀汉现有地盘连成一片,便于掌控。
而眼下恰好有个不错的契机。
众所周知,当前是的一个大大的乱世,魏蜀吴三国各自割据一方,彼此攻战不休几十年,将世人的目光尽数吸引到三国间交界线之处。
但在远离中原的南方交趾地区,也曾爆发过一场长达八年之久的交趾之战,而这场乱局也曾引发了魏蜀吴三国的激烈争夺。
这场战争的起因要从四百年说起。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派遣大将任嚣和赵陀率领数十万秦军南征百越,很快将岭南地区纳入秦朝版图。之后,秦朝在岭南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三郡。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中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任嚣和赵陀商议之后开始割据岭南,不久后任嚣病故,赵陀建立南越国,成为了岭南地区的统治者。
在赵陀统治岭南期间,将象郡一分为二,设置了交趾和九真两郡。到了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在南越故地设立了交趾刺史部,并在交趾刺史部下设置了9个郡,交趾刺史部所辖区域包括今天的广西、广东和越南北部大量区域,其中有三个郡位于后世的越南境内,即交趾郡、九真郡和日南郡。
到了东汉末年,中原陷入乱世,交趾刺史部(后改名交州刺史部)在此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安定的情况。首先是在汉灵帝刘宏末年,交趾地区发生暴乱,东汉朝廷任命的交州刺史朱符(平定黄巾之乱的东汉名将朱儁之子)被杀。之后,汉朝任命的新刺史张津到任后不久也被自己的部将杀死,交州乱作一团。
而这时,东汉帝国已是摇摇欲坠,内部出现了大量的军阀割据地方。时任荆州牧刘表在得知张津被杀后,没有通知被董卓挟持的东汉朝廷,而是自行任命了自己的手下赖恭为交州刺史。
东汉朝廷得知此讯后大为不悦,为了制约刘表对交趾的控制,朝廷很快又任命了出身于交州广信的本地官员士燮为绥南中郎将,并令其统率交趾七郡。
由于此时东汉帝国已经进入了军阀割据时期,朝廷对各地几乎没有任何掌控力,所以虽然士燮的官职是东汉朝廷任命的,而且他名义上也对汉室效忠,但实质上士燮已经成为了交州的土皇帝,他任命自己的几个弟弟为各郡太守,完全掌控了交州南部的四个郡,也就是交趾、合清、九真和日南。
至此,士氏家族对交州南部四郡开始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掌控,以至于到了三国鼎立时,孙权因为一时无法全部掌控交州,所以干脆将原来的交州刺史部一分为二,将交州北部四郡从交州划分出来,设为广州,并任命吕岱为广州刺史。
经过数年反复角力,至蜀汉建兴四年(公元226年),吕岱击败并诛杀士微(士燮之子),铲除了士氏家族所有势力,将交州地区全部收归吴国统治之下。之后,孙权撤销了广州建制,将原来的广州四郡重新并入交州,交州恢复了九郡的行政区划。
鉴于士家在掌控交州三十年间,深受百姓拥护爱戴,而如今距士氏家族覆灭仅仅过去五年,如果此时在交州打起“士家后人”的旗帜,组建军队反抗东吴,响应者必然众多。
但是此举(攻略交州)也有弊端,一旦孙权知道真相,本就貌合神离的蜀吴联盟必然会立即破裂。甚至,孙权还会对蜀汉开战。
思及此,马谡将目光放在并州北部的草原区域。
考虑到吴国已将蜀汉视为竞争对手,再不能发挥出牵制魏国的作用,蜀汉必须要寻找新的帮手来制衡魏国,分摊压力。
虽然拿下凉州和陇右地区令蜀汉国力大涨,大大超越了吴国,但魏强蜀弱的大格局并没有变化。
魏国所拥有的巨大体量优势,并不是几次战争胜利就能弥补得了的。
好在,在夺取陇凉地区后,区位优势瞬间被逆转。一来蜀军不必再从崎区难行秦岭古道劳师动众北伐,二来,与雄据漠南的柯比能连上了线。
而柯比能,正是马谡新挑选的制衡魏国的帮手。
帮助柯比能强大起来,在魏国北部边境制造出巨大压力,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替代策略。
但是此举同样有利有弊。
好处是魏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集中精力对付蜀汉;坏处是会把蜀、魏、柯比能三个势力都卷入战争泥潭,而被忽略的吴国则会趁机进入“猎人角色”,一边默默发育,一边伺机而动。一如二战时漂亮国“前期中立卖军火,后期出手摘果实”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