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婉便告知上课回来的孟梓,明日晚上搬回外院。孟梓倒是乖顺,嬷嬷们都告诉他是因为外院有事才进来内院住几天,所以虽闷闷不乐,也撅着小嘴接受了。
反倒是乔婉自己心疼孟梓的小情绪,连忙哄孩子说带他一起去逛街。又庆幸自己没有把想留孟梓一直在内院的意思表露太明显。估计只有清秋和素秋看出来了。
下午时分,柳菁菁将拟好的三封信拿给乔婉看。对县令夫人和县丞夫人的信,乔婉没意见。对董氏那封,如今柳菁菁写的还是偏于委婉客气,毕竟是第一封,乔婉让她改的亲热些,柳菁菁从命。
乔婉假装不经意的说,孟梓明天搬出外院,看到柳菁菁不明显的松了口气。乔婉明白,这样一来,柳菁菁心理负担会减轻些,不用在内院时时处处想着保护肚子了。
乔婉悲伤得想,孟梓在自己眼里是个小天使,在儿媳眼里可能是个熊孩子也说不定。说不定,熊家长们就如同乔婉一样,看不到自己家孩子的破坏力吧。
柳菁菁改好后,乔婉命人将三封信件分别送出。总算了了一桩事情。
四月初十,孟府一早给柳家送了帖子,清理外院淤泥,午后孟梓搬回外院。等到柳夫人回信说明天必来,便做好种种夫人和梓少爷上街的准备,全府如日常般忙碌。
———————————————————————————————————————————
四月初十这一天晚上,京城。孟英华府上。
孟英华散朝回府,听下人汇报说莫平常今天下午刚回到府中,便命人将莫平常传唤到外院书房。
孟英华在书房等待的时候,想着自己的家事。他今年已四十有二,现任户部员外郎,赫赫威风的四品大员,将来不是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官运可谓亨通,仕途可称顺遂,且官声官名极好,圣上信任,朝野称赞,多少读书人以他为榜样。然而家事却是一团乱麻,父母已逝,同辈俱无。连丧三妻权且不论,最让孟英华心痛加恐惧的事是连夭三子,且第一任妻子难产而死,现任妻子流产一胎,这样算下来共是五子。现存的仅有两个庶女。孟英华十分恐惧和担忧的,便是自己后继无人。孟英华闲暇在家时看着偌大家业,常常不由自主的想,自己百年之后传与何人,又有何人能为自己清明祭拜。
大治七年,即四年之前,孟英华眼看庶长女孟杏年满二十,成为难嫁之女,深深懊悔自己前些年忙于政务,疏忽了这个女儿,当时的第三任小表妹妻子接连丧子也无心管教庶女。因此孟英华才匆匆为女择婿,在大治七年三月,京城举人榜“榜下捉婿”。
他当时看上了莫平常,是见此子衣衫褴褛却考中举人,想必是克服穷苦而矢志考举,可以推知其人心志坚韧,有成大器的潜质。再有就是年龄与女儿相合,莫平常当年二十三岁,既不是少年举人也不是年过三旬。因此两点,便伸出橄榄枝,招了莫平常为婿。
婚后莫平常对庶长女孟杏的长相有所不满,但孟英华并不以为意。女儿虽面有红斑胎记,却懂事聪慧,贤良淑德,莫平常与之相处日久自然会尊重爱护妻子了。更有自己作为岳父支持夫妻二人,想必日子能过得圆满。
孟英华真的把莫平常当成了半子,将自己对想象中儿子的一腔热情都倾注在莫平常身上。让小两口住在孟府,吃穿不愁,全力支持莫平常在当年九月考进士。
然而莫平常不仅没有考中,对下人也常有暴恣之举动言语。孟英华问女儿孟杏,与夫君相处如何,孟杏垂泪不答。
孟英华对莫平常生出了第一次的失望,他本想着自己连丧三妻,怕是命中无妻,后半生不续弦也罢了。但是因为莫平常难堪大任,孟英华散了托付家业之心,在大治八年正月,迎娶了董氏,朝廷皇家画院院长董大家的侄孙女。因此婚事,董大家在圣上身边画画时,还时不时提起孟英华,圣上对他印象更好,这倒是意外之喜了。
这年三月,莫平常丧母,需守孝三年,不能考试不能做官不能生子。大治十年秋季的进士试只能错过。不过不知是否因为失去了世间唯一亲人,莫平常表现平和了许多,孟英华对他又生起了希望,培养他读书,自己空暇时亲自指点。尤其是董氏流产后,孟英华想自己大约真是无子的命格,隐隐又产生了令莫平常继承自己家业的念头。
孟英华想在莫平常守孝期间细细地观其言差其行,待其出孝之后,再与莫平常商谈继承之事。然而去年八月以来,不知怎么地,莫平常四处叫嚷说他是孟英华赘婿,将来要继承孟家家业。
孟英华对莫平常生出第二次的失望,深深认为莫平常志大才疏,心态不正。真要将全家家业妻小托付此人?
且侄子孟植已为官半载,表现颇得上司认可。听说侄子将要生子,自己是否要考虑考虑,将家业托付给侄子?
孟英华正在左思右想,下人禀报,大姑爷到。莫平常推门而入。
莫平常看着眼前官威深重、面相威严的岳父大人孟英华,骨子里对于高官显贵的敬畏又浮出来了,他深深俯首行礼:“小婿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