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一路北上,取道魏国,经幽州,进入凉国地界。
凉国地处中原西北,东起太行,西至戈壁广漠,往南面朝广阔的中原大地,往北就是一望无际的塞外草原。
在凉魏交界之处,有一座常年被风沙侵袭的边境城镇,名为阳原。
三十年前,这里曾经是一座远近闻名的贸易之都,同时也是师淮的故乡。
然而三十年后的今天,当师淮架着马车从一片断垣残瓦中经过时,阿落看到的只有被厚厚的尘土掩盖了的城墙,以及一片颓败萧索的废墟。
“怎么是一片废墟?人都去哪儿了?”阿落不解地问。
“都搬走了。”师淮缓缓开口道。“阳原城曾是大齐的龙兴之地,你现在看到的应该是过去的里坊。那个时候阳原城很大,也很繁华。大齐势微之后,凉国便将这片土地据为己有,漠西的犬戎人也趁虚而入,一时间战乱四起,汉人们不堪其扰,纷纷南迁。”
“师淮的家人呢?他们也走了吗?”
“不。”师淮淡淡地道,“他们都死在了犬戎人的屠刀之下。”
师淮说这些话之时,脸上十分平静,看不到任何感情的波动。
“你不恨犬戎人吗?”阿落小声问道,“他们害得你家破人亡。”
师淮低声道:“指挥那场战役的犬戎大将是胡化的汉人,而烧杀抢掠的受害者中,亦不乏汉化的犬戎平民。”
阿落心有戚戚,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管是犬戎人还是汉人,乱世中受苦的永远是平民百姓,唯有立于人上者,才是掌握生杀大权之人。”
说罢,师淮再次扬起马鞭,阿落心情沉重,望着那片渐渐消失在飞扬尘土中的废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越往城中走,人烟渐渐多了起来,进入市肆之后,师淮放慢了马车的速度,缓步行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阿落一路上好奇地东张西望,只觉得周围的人与他之前所见到的都不大一样,许多人高鼻深目,五官轮廓分明,有的人甚至连眼珠子的颜色都不大一样。
“师淮,这里的人怎么都长得跟中原人不一样?。”
“凉国乃是胡汉杂居之地。你看到的要么是胡人,要么就是胡汉混血,当然和中原人不一样。”
说着,马车忽然一停。
“下来吧。”师淮翻身下车,对阿落道,“我们到了。”
“到哪儿?”阿落跟着下车,抬头一看,见眼前赫然是一家兵器铺。
一走进兵器铺,扑面而来的便是热火朝天的打铁声,面对满屋子琳琅满目的各式兵器,阿落不禁瞠目结舌。
师淮:“挑一把趁手的武器吧。”
“什么?”阿落不敢相信,“师淮,你要教我武功了吗?”
师淮点点头:“往日我担心学武会让你徒增戾气,可如今看来,若是没有一身武艺傍身,恐怕会像上次在鹤鸣山那样,令你身处险……”
“哇!”不等师淮说完,阿落欢呼着一把抱住师淮,“我就知道你对我最好了!”
之后的半个时辰,阿落在兵器铺中这看看,那挑挑,他仔细端详、比较着每一把兵器,只觉得各有千秋,实在是难以取舍。
而师淮也不催促,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慢条斯理地喝着茶耐心等待。
终于,在经过了一番艰难的取舍之后,阿落捧着一柄匕首,回到师淮面前。
“师淮,我喜欢这个!”
“是么?让我看看。”
师淮从阿落手中接过匕首,上手触摸的瞬间,神色不由得为之一变。
“怎样?”阿落一脸期待地看着师淮。
薄如蝉翼的刀身,如飞鸿般飒爽利落的造型,流萤般的锋芒敛束于刃尖。在看到这柄匕首的第一眼,阿落就对它一见钟情了。
师淮将这匕首拿在手中仔细抚摸,掂了又掂。
“不会错。”师淮缓缓开口道,“这一定是惊鸿。”
“这位侠士真是慧眼识珠。”师淮话音刚落,一旁的兵器铺掌柜便道,“这把匕首正是鼎鼎大名的铸剑师偃舟的名作,惊鸿。”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阿落喃喃着,“名字真好听。”
师淮略一皱眉:“不过既是名家之作,想必价格不菲吧?”
“不多不多。”掌柜嘿嘿一笑,竖起两个手指头。
“二两银子?”阿落的心陡然一沉,“这么贵啊……”
“不不。”掌柜更正道,“是二十两。”
“二十两!?”阿落当场傻眼,“你这奸商也太黑了吧?这惊鸿真的值这个价?”
“他没说错。”师淮遗憾地补了一刀,“惊鸿的确值这个价。”
阿落:“……”
“不然怎么叫名家之作呢。”掌柜摸着八字胡,笑眯眯道。
阿落怅然若失地垂下头去,将惊鸿捧在手中,依依不舍地看了又看,摸了又摸。
二十两银子是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