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的游客比平时少了很多,只有不远处的断桥上人影憧憧,有人撑着油纸伞cos白娘子,就着除夕留下的残雪打卡拍照。
天气比较冷,西湖的湖面上结了薄薄一层浮冰,看上去像一面剔透的镜子。
程侨一边走一边给许嘉衍卖安利:“其实四月份来是最好的,温度适宜人也不多,不然到了暑假就太热了,人少的时候可以去西溪看鸟,去灵隐寺求签,还可以去梅家坞炒茶,对了水上表演你有看过吗?就是奥运会开幕那个,我小时候门票才卖一百八,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
三人绕着湖边慢悠悠走了小半圈,许嘉衍感慨道:“你给人的感觉和这里很像。”
程侨没太在意:“嗯啊,我是这里长大的嘛。”
许嘉衍没说话,其实他想说的是,程侨和冬天的西湖很像,表面上都结着一层薄冰,让人觉得难以接近,但底下却是流动的活水,只有靠近以后,或是等冰化了,才能发现之中的万千美景。
路过湖滨时,程少涵闻着了爆米花香味,闹着要吃烤肠,程侨便牵着他去附近小店里买。
店主问他们:“要几根啊?”
程侨望着火山石上油滋滋的喷香烤肠没有立刻回答,因为她也想吃,但有点不好意思。
许嘉衍一眼就洞悉了她的想法,对着店主说:“拿两根吧。”
程侨不用心理斗争了,和程少涵一人一根烤肠在马路牙子上快乐地吃了起来。
店主听他的口音不像本地人,笑眯眯地和他闲聊起来:“你们是一家三口出来旅游的吧?结婚够早的啊,小孩都这么大了,我们这边很漂亮的,有空要多来来。”
程侨听了一耳朵,差点被呛到气管。
许嘉衍倒是温和地笑了:“嗯,您说得对,以后是得多来。”
下午三点,程华开车带着一大家人,外加许嘉衍去了大伯家。
程侨她大伯一家和奶奶住在沙地老家的小镇上,拥有很大一片宅基地,自己掏钱盖了个独门独院的三层小楼,每年春节都会请镇上的大厨过来,在家里摆上十几桌宴请四方亲友。
程侨家和小镇隔得很远,开车得一个多小时,这边的习俗是得等所有客人齐了后才能开宴,程华从来不喜欢让别人等他,于是他们早早就出发了。
到了大伯家的时候,天色刚刚暗下来。
院子里热热闹闹的说话声传来,门口有穿着新衣服的小孩跑来跑去,地上还有鞭炮的红色碎沫。
他们一下车就吸引了院子里闲聊的众人目光。
没办法,程侨和许嘉衍实在太打眼,加上还是个生面孔,大家能不好奇么?
程华带着他们先去灶王爷那点了吉祥蜡烛,然后去找奶奶打招呼。
老太太精神头很好,正在屋里给自己种的小辣椒盆栽修剪枝叶。老人年纪大了耳背,程华便特意提高嗓门喊她:“妈,我们过来了,这个小侨的男朋友,今天他特意来看看您。”
许嘉衍拿出了他专门买的桂圆干和补品,刚准备喊一声“奶奶”,他身边的程侨就走上前挽起奶奶的胳膊,娇娇地叫了声“娘娘”,然后亲热地撒起娇来。
许嘉衍:?
奶奶被哄得脸都笑皱了,她拍着程侨的手,眯起眼睛看了许嘉衍好一会儿才开口:“&%#@”
许嘉衍:??
来之前他以为这里的方言应该跟S市话差不多,自己虽然不会说,听懂应该没什么问题。
可是现在问题来了,明明都是吴语系,为什么他一句都听不懂?
许嘉衍遇到了从抵达H市以来的最大难题——语言不通。
程侨难得在他脸上看到如此迷茫的表情,憋着笑意过来给他解围。
“娘娘就是奶奶的意思,你跟着我叫就行,她刚刚夸你长得高呢~”
许嘉衍入乡随俗,立刻喊了一声:“娘娘您好。”
奶奶笑得更开心了,从怀里摸出个红包给他,封面还是某个极受欢迎的小猪形象。
程侨睁着眼睛胡说八道:“要收下哦,我们这里长辈给小孩子红包是不能推辞的。”
许嘉衍接过了红包:“谢谢娘娘。”
托程侨的福,他都三十岁的人了,今天竟然还能收到红包。
程侨他们和奶奶打完招呼后回了正厅。
刚坐下不久,迎面过来一个理着齐耳短发的干练中年女性。
程侨叫了她一声:“恩娘。”
许嘉衍:???
这位这么年轻,也是程侨的奶奶吗?他一句称呼卡在嗓子眼,实在喊不出口。
许嘉衍在边上轻咳了一声,程侨疑惑地转头看他,眨了眨眼睛:“这是我二姑。”
许嘉衍:“……二姑好。”
幸好刚刚自己沉得住气,没闹笑话。
有亲戚看两人低头说话十分亲密的样子,围了上来打听情况:“这位是小侨的对象啦?”
何美娟给程少涵戴上袖套,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