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2

+A -A

    “还有,陛下突然派安抚使冒死来襄阳做什么?刘郎中到死也没有透露半个字,他完全有时间告诉我,但是他最终什么也没有说。”   吕文焕一脸凝重继续道。

    牧仲陵心里一凛,皇帝明知道襄阳已经被蒙古重重包围,还是派刘琮璧仅仅带了些许随身侍卫冒死来襄阳,肯定有什么重要的旨意要传给吕文焕,而刘琮璧拼死进城之后竟然选择沉默,拒不传旨,的的确确是匪夷所思。

    吕文焕继续说道:“我刚才思索再三,始终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很有可能危及大宋的江山社稷,我不得不有所行动。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我便交付给你两件机密事宜,切不可有任何闪失。”

    牧仲陵立刻起身,“末将愿竭尽全力。”

    吕文焕点点头:“其一,今晚,你即刻出城,我为你准备了羊皮筏,那是用整张羊皮硝制而成,充气之后可漂浮在水面,状若顺水而下的死羊,你可躲在筏下,趁夜色顺汉江而下,虽然会经过逆臣刘整的水军营寨,但只要你小心谨慎一点,应该不会被发现,你至江夏后即转驿站快船,顺长江直奔建康,而后再赴临安。”

    牧仲陵乍一听,不由大吃一惊,但随即恍然大悟,“制置使的意思是要末将向朝廷报讯,严查内奸?”

    吕文焕点头道:“正是,我已严令下去将那奸细事败被杀的消息全面封锁,短期内应该没有外泄之虞,料临安那边的内奸还没有防备,只要陛下知晓此事,快速查缉,顺藤摸瓜,定可将内奸一网打尽。此外,除了这件事情,你还得向朝廷禀报襄阳已近粮绝,危在旦夕,襄阳一旦失守,我大宋在江北将无立锥之地,蒙古大军再无后顾之忧,即可顺江南下,江南势必形如垒卵,请朝廷尽快派出援军。”

    牧仲陵躬身道:“末将领命,必竭力而为,只是末将此次前往临安,官微职小,不可能直接面奏陛下,按律只能到兵部报到,所有禀奏之事,必须由兵部代为提奏,不但会延误时日,恐怕也会导致消息泄露,令内奸有所防范,提前毁灭证据,销声匿迹。”

    吕文焕道:“仲陵所虑甚是,所以,我便交付你第二项事宜,小女柔奴自幼与当朝安国公主交好,前些年虽随我驻守襄阳,却仍然与公主书信常通,私交甚笃。再者,你也一直教导小女骑射之术,已有师徒的名分,小女平日与你也合得来,你们也不算外人,一同前去临安应该不会有太多不便,我便让小女陪你同去,如果你不得入朝觐见,必要时她可以请安国公主代为引荐,让你可直接入朝面圣奏禀,免去消息泄露的风险。”

    牧仲陵一皱眉头,踌躇道:“制置使,如此的确是好办法,但是此去要泅水越过蒙军水寨,凶险万分,末将担心小娘子她。。。”

    吕文焕不待他说完,便接过话头道:“无妨,柔奴水性极好,你大可放心,至于凶险,”   顿了一顿,然后压低声音道:“少卿,我待你如子侄一般,你就据实相告,你觉得我们能坚守到朝廷派来援军之日吗?”

    牧仲陵为之语塞,默然低头,等了一下,摇头道:“末将没有信心坚守到那日。”

    吕文焕惨然一笑,叹道:“我也担心朝廷很可能无法及时驰援襄阳,我们被围五年,杀敌无数,一旦到了城破之日,蒙古鞑子必定屠城立威,若柔奴留在襄阳,我实在不忍心看她遭此劫难,此去临安尚有一线生机。只是,你切记不可向任何人泄露柔奴的真实身份,就说是你小徒即可,还有,不管事成与否,你绝对不可让她回襄阳,也不可让她长留临安。”

    牧仲陵一愣,不解的问道:“制置使,末将不解,为何不能告诉任何人关于小娘子的身份?还有,事过之后,小娘子不能回襄阳,也不能长留临安,那她该去何处?”

    吕文焕心里针刺一般,脸色一黯,只是搪塞道:“柔奴性子刚烈,你决计不可让她知道我如此安排,否则她必然不肯离去。你到临安之后,切记一定要让柔奴隐姓埋名,切勿让她真实身份泄露,如此过了十数日,襄阳之围应该也有结果了,到了那时你自然知道柔奴该去哪里。“   顿了一顿之后,吕文焕长叹道:”至于以后,我也无法再做更多安排,听天由命罢了。”

    牧仲陵觉得鼻头一酸,哽咽道:“制置使,末将愿随制置使死守襄阳,请派他人前往临安。”

    吕文焕不由一声长叹,站起身来,走到牧仲陵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仲陵,我知道你的心情,但是,诸将之中,唯有你我最为放心,而且柔奴与你熟识,换作他人,我担心这丫头必不肯前去。你无需多言,赶快回去收拾一下,切不可与他人提及内奸之事,其他官牒文书,我自会安排准备,今夜子时,小女和你在南门汉江码头碰头,你们准时出发。”

    看牧仲陵还不甘心领命,吕文焕脸色微变,继续道:“此去求援,凶险万分,前路何其难也,而我只需坐守襄阳,何其易也,君行其难,我任其易,无需再说了。”

    言罢,吕文焕从怀里摸出一块墨绿的玉佩,轻轻置入牧仲陵的手中,“刘郎中入殓之时身无长物,唯有此玉佩贴身妥藏,料想是件贵重之物,你此去临安,


【1】【2】【3】【4】【5】【6】【7】【8】【9】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