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官学扎根云南十几年来的成果,也是“洪建永”三朝五十七年对云南移民五十余万的结果。
“我看了,写的不错,回头我让人抄录一份带走,可以供太子监国时作为参考。”
“等爹您走回来,我和二哥怕是已经饿死了。”
他们都是拉客做生意的存在,让大理府学热闹了几分。
“唉……妇道人家,吃饭也催的这么紧。”杨涟话里抱怨,脸上却全是笑意,似乎十分享受这种生活。
“父亲赶快回家吧,母亲刚才已经让五郎来催了。”
青砖路和水泥路代表着不同的街道,不同的时代。
院子的门没有关着,赖于当地的民风淳朴,因此杨涟只是喊了一嗓子,便在门口准备的水盆里洗了把脸,擦了擦后便绕过影壁,准备看看开饭没有。
“你们轮换守月曜日和日曜日的府学,和换班的教习也都交代好注意事项。”
偶尔透过小巷,可以看见城内的村庄和田地,静谧的村庄背后是遥远的城墙,城墙上方的远处是连绵的雪山,风景秀丽,让人心旷神怡。
如眼下,散会以后,所有教习返回了自己的班级里,简单检查了一下卫生,然后就宣布了放学。
过了一个时辰,府学内已经空无一人,杨涟带着自己的二子杨之言和三子杨之赋巡查了府学,确定所有学子都离开后,他才对两兄弟说道:
里面的记载中,大部分政策推行都是好的,但也有一部分值得诟病,还有一部分过于繁琐重复,百姓理解不了。
那上面写的都是杨涟对朝廷下发新政策的见解,不过似乎是得到了教训,杨涟是考究了百姓感受和百姓生活变化才记录下来的。
因此每日走路回家的时候,便是杨涟可以陶冶情操,观看百姓生活的时候。
“回来了?”
这里的人很多,熙熙攘攘,摩肩擦踵,不仅有汉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民。
“我先走回去,等会让五郎来给伱们送饭。”
“你们啊……”
杨涟交代着,却遭到两个儿子的埋怨:
朱由检晃了晃手上的书本,杨涟闻言看去,这才发现是自己平日里闲暇时所写的手札。
只是当他绕过影壁后,他才知道为什么自己妻子让小儿子急忙通知他。
杨涟走进会厅,看着坐在主位的朱由检,一时间居然激动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能憋出这么一句。
当杨涟走到水泥路上的时候,他也就知道自己距离到家不远了。
“回来了!”
四周的建筑开始变得稀少,农田开始出现在杨涟的目光中。
“你怎么来了?”
这里对于正在进入工业革命的大明来说,还只是一个原生态的边陲小城,没有什么游客,只有土生土长的人们和雪山上的云卷云舒。
大理太和县经过工部扩建,实际上可居住二十余万人,但现在只有五万人常住,这也就导致了城内的建筑相隔甚远,只有主干道两侧才有做生意的屋子店铺。
不过不多时就有大理的兵马司来到了此地管理交通,混乱的局面得以控制。
朱由检
当然,除了针对新政策的记载,里面还有关于百姓困难的记载,比如看病、去官府办事、迁移、收税、吃喝、农业等等方面。
正厅里,一道熟悉的身影坐着看书,那道身影太过熟悉,似乎每天都在杨涟梦中出现,因此当他真正出现的时候,杨涟甚至怀疑是不是梦?
不敢干扰他的教学理念,因此大理的府学和官学在学习氛围上,都是比较接近务实的。
“走路得一刻钟,你还是坐马车回去吧,反正不过两文。”
尽管他们穿着的服饰不同,但语言却是一致的。
“是。”两子作揖,并笑着催促道:
“你这《手札》倒是写的不错。”
“走了!”交代一声,杨涟转身回了家。
学子们背着书箱和书包走出校门,在校门口有些各种各样的摆摊小吃,以及一辆辆马车、三轮车。
城内的钟楼古色古香,楼下四周有一些小吃摊,和撑起的油纸大伞,让这里多了一些烟火气。
杨家的气氛很好,除了大儿子杨之易是个官迷,跑去了京城外,其它四个儿子都已经扎根在了大理。
太和县的主干道上有人摆摊,有人逛街,人流熙熙攘攘,非常热闹。
那人抬头,比杨涟记忆中成熟了一些,但不难认出。
不过,他还是没有坐上马车,而是把马车留给了学子,自己走回了家。
杨家院子在杨涟担任府学院长后便搬迁到了太和县内,距离府学不过三里地。
他急忙往前走,因此一连碰倒了院内的几张矮凳。
“随皇兄南下,看看百姓生活,也顺道来看看你。”
再往前走,不远处便是他的家,一间三进三出的小院子,花费了杨涟一年的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