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526章 粮shi就是民心

+A -A

一边吹嘘了大明的疆域面积之广。

    当然,他说的也基本属实,眼下的大明除了没在南极洲、南美洲、欧洲插旗外,其余各大洲皆有大明疆域。

    按照大明的宗藩体系来算,外藩和内藩实际上也是“明天下”的一部分,因此大明的疆域面积实际上达到了两千五百万平方公里。

    当然,如果按照法统来说,那南北美洲已经被称为齐洲,利未亚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又称为南昆仑,因此只要大明想,这三州都可以算作势力范围内,反正讲究的就是一个“自古以来”。

    不过“自古以来”这一招打出,那在大明的宗藩体系下,其疆域就直逼七千万平方公里了。

    当然,明代人也知道地图开疆不可取,因此在实控上,除去诸藩,大明的疆域应该是东抵瀛洲、西抵南昆仑、南抵南州、北抵北海,面积约两千二百多万平方公里。

    即便如此,这也十分足够了,平均算下来,大明每一个百姓可拥有的土地面积是二百亩,而后世只有十亩……

    也就是在维持这个疆域不变的情况下,即便大明的百姓暴涨十倍,那人均资源也比后世要多。

    不过,无法开发的资源,并不算资源,而无法使用的土地也不算土地。

    眼下的大明看起来人很多,但实际上人又很少。

    总结下来就是关内人口太多,关外、海外人口太少。

    哪怕到了如今,大明在海外和关外的人口也不过只有四千万,而关内人口则是有一亿两千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和关外的四千万人口里,汉人的比例只达到了37的程度。

    这还是整体来看,实际上这个比例会更低,尤其是刨除了北方关外三省后,汉人的比例甚至降低到了20。

    可以说,如果不持续的移民,那这些疆域是一着不慎就会被少民化程度。

    因此,朱由检还需要巩固自己打下来的疆域,最少要让汉人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这样才不会动辄生乱。

    “去岁大旱便注定了今岁即便不旱,也不会是一个好年景,迁移的事情还要继续。”

    “工部和户部须得加大对关外、瀛洲、交趾、麓川、南州等地的迁移,同时也要鼓励瀛洲男丁迁移南昆仑、小西洋。”

    朱由检坐在位置上侃侃而谈,但他说的话都被官员们纷纷记在了心里,毕竟不办事是什么下场,去年被罢免的数万官员之惨状还历历在目。

    “今岁六月前,户部要估算好赋税,另外,今岁常平仓粮还有多少?”

    朱由检对毕自严询问,百官中主管常平仓事宜的户部侍郎也走了出来,持着笏板作揖回应道:

    “国朝两京二十四省的常平仓,除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麓川、交趾、旧港以外,其余全空……”

    “便是七省常平仓,除了麓川、交趾、旧港三省外,其余四省也不过存粮半数,合计不过九百万石。”

    “之所以数量如此之少,全因去岁北方、江南粮价飞涨,各省粮食也跟着上涨,除了旧港和交趾、麓川没有遭受影响,其余各省衙门根本无力购粮。”

    户部侍郎的解释,让许多官员对今年充满了悲观,因为大家都能看得出来,旱情的规模虽然因为冬雪而降低了烈度,但实际上它波及的范围依旧很广。

    这种局面下,作为稳定粮价的常平仓居然只存了九百万石粮食,如何让人不悲观?

    要知道,天启十三年秋收过后,常平仓可是存了三千万石平抑粮,结果才到五月就消耗殆尽,只能靠蒸汽轮船将交趾和旧港的粮食北调,才得以渡过了去年的难关。

    朝中有不少人都算过,平抑去年的粮价,朝廷用了整整六千多万石粮食,但即便如此,最后的粮价还是不尽人意。

    山西、河南最严重时,粮价涨到了二两七钱一石,这是寻常百姓打工最少八个月才能赚到的银钱,而一石米仅够五口之家吃上一个月的稀粥。

    正因如此,去年才会有这么多人迁移。

    “眼下,山西、河南两省的百姓数量是多少?”

    朱由检没有直接责怪户部,而是询问起了山西和河南的百姓数量。

    灾情前,山西人口数量是七百八十万左右,河南是六百二十万到五十万左右。

    眼下山西遭了一年绝收,一年半数绝收的大灾,河南也遭遇了一年半数绝收的灾,朱由检得先了解一下二省的人口数量才能下发政策来应对。

    面对他的想法,毕自严也作揖回应道:

    “至天启十四年腊月三十,山西人口数为五百三十一万六千余人,河南为五百五十七万三千余人。”

    “此外,陕西为四百七十六万三百余人,山东为八百六十九万余人,北直隶为六百九十三万余人。”

    毕自严把各省人口汇报出来了,总的来说,这次移民的人口主力,主要还是以遭了大旱的北方为主。

    江南的洪涝虽然也导致了许多田地颗粒无收,但是由于江南的手工业发达,经济发达进而导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