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来,这位儒家大能已经非常的动摇了。
“回去好好做几篇文章,把对方的观点批倒,比什么都强。”
“大王说了,只要夫子愿意前往邯郸,那么学宫之事全凭夫子之意而决。”
“夫子说的这是哪里话,我这一次可是奉了王命而来,要和夫子好好的商谈一番呢。”
问好的士子中大部分是法家的,农家的,道家的,但却几乎没有儒家的。
李建并不打算给荀况更多纠结的机会,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韩非。
“想不到李卿主动上门,实在是让老夫受宠若惊啊。”
荀况点了点头,笑道:
很快,三人来到了荀况的住处,分主宾就坐。
“夫子啊,这一次我是代表大王邀请你前往邯郸,开办一所新学宫的。”
赵国方面,直接告知荀况,邯郸建立的新学宫,全部由他做主。
事关前途,两派的士子们总算不再争吵,相互放了几句狠话之后,各自散去。
大家都是大夫,你这大祭酒的大夫也不是世袭的,不比我的大夫高贵到哪去,我怕你作甚?
“恩师,弟子跟随家主也有一段时间了,自认为对赵国政坛算是有些了解。”
听到这里,荀况不由动容。
这些祭酒先生都是学宫之中诸子百家的大能学者,同时也被封为齐国荣誉大夫。
不仅如此,虽然荀况名义上是大祭酒,但实际上学宫之中的很多事情,他都没办法做主。
有些大祭酒如果不得齐王之心,甚至连上大夫的爵位也没有,就封个名誉大夫完事了。
“齐王耽于享乐,又有后胜这般佞臣掌权,齐国政坛之中乌烟瘴气,导致稷下学宫也是乱七八糟。”
是像孔子、孟子一样,将来世世代代的儒家弟子都虔诚供奉。
李建这才带着韩非走了上去,含笑招呼:
“将来恩师之弟子遍布赵国上下,若有朝一日赵国平灭诸侯一统天下,那恩师之大名超越孔孟,亦是指日可待了!”
“荀夫子,别来无恙啊?”
韩非毕竟是荀况的弟子,跟随荀况多年,自然知道荀况真正内心的抱负。
“前两天听说李卿来了临淄,就想着什么时候去拜访一下李卿。”
两人沿着学宫的道路,朝荀况的住处走去。
原因也很简单,除去大祭酒之外,学宫之中还有几名祭酒先生。
一路上,不断的有学宫之中的士子向荀况问好。
“若恩师能前往赵国,弟子相信新的学宫一定能在恩师的手下发展起来。”
韩非顺势上前,向荀况见礼。
这位曾经的稷下学宫大祭酒,和儒家的关系已经紧张到了这个地步吗?
要知道,荀况可是如今公认的天下第一大儒!
荀况和身边的几名老者说了几句,老者们也各自散去,看方向应该是去劝说这些士子们了。
韩非会意,立刻就开口对着荀况说道:
这种说一不二的权力,确实也非常打动荀况。
在李建说完之后,荀况果然陷入了沉默之中。
李建旁观之下,心中也是暗自有些纳闷。
“下个月学宫的辩论比试又要开始,尔等若是继续在这里浪费时间,到时候推荐到王宫的名单可就没份了!”
李建开门见山:
李建呵呵笑道:
“地方官吏敢于做事,赵国连年扩张,也是因此。”
荀况抬头看到李建,顿时也露出了笑容:
作为一名学者,荀况到了这个年纪,做官的念头自然是有,但已不如当年那么旺盛。
面前的李建就是赵国下卿,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赵国重臣。
“来来,李卿这边请。”
“还有,大王愿意册封夫子作为下卿,以让夫子更好的发展学宫。”
掣肘多多啊。
反观齐国这边,稷下学宫的大祭酒一般也就是上大夫。
“齐国得吞并半个燕国,只不过是因为和赵国当了盟友,并非齐王之功。”
路过的儒生明明不少,却无人上前请安问好……
荀况真正想要的,是青史留名。
“赵王虽也享乐,但朝中有都平君、平原君、蔺卿以及家主等诸多贤臣,政坛风气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