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jiao养祸shui 第90节

+A -A

堤堰,可否属实?”

    “属实。”

    “因何起意要在此处修筑堤堰?”

    席泠将两手握在膝上,不疾不徐地论述,“此处河道经由西北面汇入南京城,临河两岸共计上千良田,每逢春夏汛期,由此处潮起,必淹两岸田地,波及至上元县内多条河道。农户商户年年所遭损失,各户均为不下十两白银,若雨暴雨频发之年,高达二十两。在此处修筑堤堰,可减百姓之患,也可解应天府之忧。”

    何盏睐目看彭道莲,见他游笔不歇,安下心来,继续问道:“当时拢共出资七万两白银,由户科批放,据户科账目记载,该项银款是席大人向南直隶户部侍郎闻新舟索批而来,是否属实?”

    “不属实。”

    “那可是出自应天府银库?”

    “不是。”

    “那这七万两白银,因何得来?”

    何盏单刀直入,席泠的话也不多,连个坎也不打。彭道莲心惊半日,提着笔将二人望望,满头发着冷汗,向何盏提醒一声,“何大人……”

    不想何盏将手一抬,不做理会,又问了一遍:“这七万两白银,何处得来?”

    席泠稍稍垂下眼皮,复坦然地抬起来,“是从照元三十二年补收的火耗银两中贪墨而来。”

    何盏默了默,稍稍放软了声音,“不是经由户部应天府批准,抽调而来?”

    闻言,彭道莲暗里稍稍喘口气,摸了帕子搽了搽汗。谁知心还未放平,席泠却平声道:“不是,是犯官私自贪用。”

    彭道莲心一抖,抬眼看席泠。他坐在椅上,背立得直直的,哪里返照进来的一点光斑落在他的鬓下的腮角上,使他那刀锉的下颌线平缓许多,像是摧磨了一点年轻人的血气方刚,平添了些历经沧桑后对一切悲难苦痛的澹泊从容。

    这种从容,彭道莲简直太熟悉了,那是内阁阁员们老态而睿智的目光,是那年在北京驳斥四方苛政的林戴文脸上的笑,是当权者一种凌驾于众生险难之上的平和。因为平和,不陷个人情绪上的悲与喜,反而对世间痛苦善恶,有种近于冷漠的悲悯。

    第83章 千重变 (三)

    罪案了结, 宝印轻落,红彤彤千回百转的字纹仿佛崎岖坎坷的路,印刻在张张白纸黑墨上, 就是一个人颜色混杂的人生。

    何盏与彭道莲在案牍上将卷细细核对一番,查无纰漏, 便要封订上呈。装到席泠那份供词时, 何盏又在灯下铺开,检阅了半日。

    谁也不能预料这些供状呈递到皇上与内阁跟前会是个什么结果,但那字字所诉的生民之苦,官员之艰,总算能浮现在那些掌权者眼前。

    或许他们会正视, 或许只如这灯,半乜着眼晃一晃, 就过去了,谁说得准?

    三更梆子一连再敲了两声, 周围窸窣的虫动格外清晰,明月繁星,整个南京城都沉寂下来。

    彭道莲由上案踅出来, 朝门外黑压压的天睃一眼, 干瘪地笑两声, “更深夜长了, 咱们也该归家安寝了。何大人,你熬得住,我不如你年轻, 可熬不住了。呵, 真是想不到何大人也是如此枵腹从公。”

    这个“也”字, 巧妙地将他自家一并囊括在日以继夜的操劳中。何盏供状里抬首乜他一眼, 懒怠与他计较这些名头上的事情,将手中供状悉心折进封皮内,呈递到他的案上,“一切卷案都封在这里,就交托给彭大人了,敢问大人何时启程?”

    彭道莲把那厚厚的封皮拿起来看看,复搁回去,剪着手一身松快,“不能再逗留了,皇上还等着我回去禀报呢。后日就动身。”

    何盏想想,来时未迎,走时还该送一送,便提议,“那何某明日在秦淮河摆酒,为大人送行。”

    彭道莲早已见识这班人的慢怠,也懒得再与他们周旋,“多谢何大人,不巧我明日要去向虞老侯爷辞行,恐怕得辜负大人盛情了。下回、下回何大人到北京,自然由我做东道,咱们再聚。”

    何盏也乐得不招呼他,便收拾收拾案牍,辞将出衙。长街影沉灯落,车马嘎吱嘎吱的声音显得缓慢凝重,偶然有人听,这慢悠悠莽撞的声音,不知是朝向哪里。

    次日彭道莲的马车却不得不朝向乌衣巷,果然推辞了一干应酬,冒着炽阳,动身去向虞家辞行。此时的心境与来时大不一样了,他沉着冷静地将这桩案子丝丝入扣地想了个遍——

    虽说席泠供认不讳,但以他为官多年的直觉,这绝非一局死棋。或许此人来日还有机会龙腾虎跃也未可知,倘或他日在北京聚首,他又位高权重,谁能说定?万不能因为虞家的家事得罪了他……

    但面上,总要想套说辞来应付虞家。他一路擘画,好在老侯爷一见他,问起案情,听见说席泠毫不隐瞒,将堤堰之事一气全招了个明白,便露出笑颜,“你也算尽了心,量刑的事情,既然这案子是皇上钦派的,自然是递交北京由皇上做主。”

    彭道莲恰好顺着这话,见缝插针地安他的心,“舅舅放心,这件事早闹得满朝皆知。虽说案子不大,可到底是犯了国法。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