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三卷 海盗帝国 第八十三章 军备竞赛

+A -A

    宗预出去了,一直站在幕后的关凤走了出来,坐在孙绍对面,不解的问道:夫君鼎力相助,为什么宗预却没有高兴的意思难道战局真的艰难到了不仅仅是粮草军械的问题

    这么说,蜀国兵征伐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蜀国实际上并没有做好打这一仗的准备,孙权是不是看破了这一点,所以才无所畏惧,毫不退让的迎了上去,坚决不肯让步

    嗯,我知道了。孙绍点点头,不再追问,这一句已经很明白了,宗预到这儿来是关羽的主意,关羽一向自大惯了,这种事情居然先斩后奏,刘备还信任他的时候,当然不会因为这种事为难他,可是到了算后帐的时候,这就是不可饶恕的罪状了,再轻也能判你一个交通外国的罪名。你在这里休息两天,看看特牧城的风光,我和王后商量一下,尽量多支持一些。孙绍有些炫耀的说道:别的不敢说,粮食军械我都不缺,岳丈大人开了口,我也不能太小气不是。过一会儿我派人带你去看看军械库,你看什么,就跟我说,我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

    那刘备又是怎么想的刘备是不是也对关羽这个大将军有什么意见,要不然的话,他虽然不是上智之人,也应该能看出诸葛亮的消极怠工。当然了,刘备出昏招也是正常现象,在历史上,他出征讨伐东吴不就是违众而行吗

    他想了一刻,只能含糊的说道:现在战事是大将军全权主持,我也是奉大将军之命前来求援的。大将军希望大王能够支持一些粮草和军械,如果能从侧应威胁一下交州,那就更好了。

    孙绍心里一阵暗笑。看来刘备下令出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面子。益州郡离交州界上千里,间还夹着一个牂柯郡,吴国的势力居然能渗透进去,策反了当地的土著,杀了一个太守,绑架了一个太守,可见蜀国对益州南部的控制力实在是差得可以,刘备如果不震怒一下,谁知道以后吴国会不会变本加厉,进一步深入蜀国的境内

    听了这样的消息,宗预躬身施礼致谢,神情之间却有些啼笑皆非。

    以蜀国的实力,诸葛亮如果全力支持大军,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益州虽然实力不是最强的,但五万大军出征几个月还至于就拖垮了,可是诸葛亮这个时候还要分心去安抚益州南部诸郡,说起来是好象是理所当然,但想起来却有些让人生疑。益州南部乱了,这又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蜀国对益州南部的控制一直不强,早一天安抚,晚一天安抚,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或者说,如果没有大军进入,就算安抚也只是表面上的事情,实际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以诸葛亮的才智,他岂能看不到这一点

    你到这儿来,蜀王和丞相知道吗孙绍紧追不舍。

    丞相希望我怎么帮孙绍的嘴角微微一挑,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看清了蜀国内部的事情,他便有了主意。

    孙绍笑了笑,探身拉着关凤的手,将她拉到自己身边。虽然已经是十月,但是扶南的天气还是很热,关凤穿着单薄的丝衣,上面虽然染着华丽的纹样,还是能透出里面的衣物,除了身子被不透明的衣物包裹之外,两条胳膊几乎全暴露在外面,胸口也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膝盖以下,就只有一双牛皮凉鞋和冰纨足

以孙绍不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恶习,他怀疑宗预在和张飞结交之前就认识了诸葛亮,安众离新野不远,象宗预这样的人才,诸葛亮不可能一无所知。如果他的猜想是真的,那么宗预现在作为关羽的参军便十分可疑了,他究竟是仅仅是公务上的安排呢,还是诸葛亮安插到关羽身边的人要知道,宗预前一个职务可就是丞相主簿。

    宗预皱起了眉头,犹豫了片刻才说道:我不太清楚,我是受大将军委派,大将军应该会知会大王和丞相府吧。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诸葛亮不仅对东征的事情不赞成,而且非常反对,关羽领兵讨伐吴国,面临的不仅是粮草短缺的问题,还有内部意见不统一的矛盾。他现在是大将军,如果这一仗打败了,他这大将军恐怕也就做到头了。

    这个时候弄清诸葛亮在想什么,就显得至关重要。

    丞相在为大军筹措粮草辎重。宗预不卑不亢的说道:不过,益州这几年虽然极力恢复,但是一直没能恢复元气,益州郡出了这样的事,大王震怒,以为吴国欺人太盛,执意要兵讨伐,丞相苦劝不已,却无力阻拦,眼下既要支持大军出征,又要安抚益州牂柯诸郡,实在是勉力维艰啊,大将军体会到丞相的难处,这才决定向大王求援,所以派我来了。

    诸葛亮也许就是在用这个机会来给关羽下绊子。

    宗预不经意的皱了皱眉头,他对孙绍表现出来的镇静十分不安。这个时候,他不问刘备是什么想法,也不问关羽是什么想法,直接问诸葛亮是什么想法,难道他和诸葛亮的关系比他和关羽的翁婿关系还要密切作为诸葛亮的亲信,宗预知道诸葛亮和孙绍有过几次合作,但是这些合作看起来都是公务,并没有太多的私交在其,就连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到朱崖学院也是公务,没听说他们有多少的私交。而此刻孙绍语气表现出来的对诸葛亮的熟络,让宗预想不透其的奥妙,自然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孙绍。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